创新学制多了,医学生如何“打怪升级”

发布时间:2024-12-05 18:52:26 来源: sp20241205

  医学生们的日常涵盖临床问诊、为病人做活检、从事科研、撰写论文等。受访者供图

  10月15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发布了“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等上海14所高校的47个学科上榜。观察全国各所高校的招生投档线变化,可以发现近几年医学专业分数线总体在保持高位的同时呈现小幅上涨。

  临床医学专业报考火热,立志从医的年轻人,一路上如何“打怪升级”?

  据悉,目前上海交大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有5年制(本科)、“5+3”(本硕连读)、8年制(本博连读)、“4+4”(4年非医学专业教育+4年医学教育)等多种学制。其中,“4+4”学制为近年新创,旨在探索医生培养的全新路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日前探访了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规培医生们,看看他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

  学医虽苦,但成就感满满

  叶鸣昱是临床医学8年制学生。2017年高考时,她正赶上上海实施“3+3”新高考的第一年,她的成绩优异,选考科目也符合报考临床医学的要求,于是就选择了上海交大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

  初窥医学门径,叶鸣昱发现学医和自己想象的并不一样:“本来以为医学是偏理科的学科,没想到要背那么多书,考试也都是闭卷,开(卷)不了一点。《内科学》那么厚的教科书,要几乎全部背下来,还要掌握英文术语。”

  医学生们将理论部分“修炼”到一定程度后,实习、规培轮转等实践锻炼也需要几年时间。叶鸣昱说:“比如在内科,每次查房就需要三四个小时,而且需要对病人的病史很熟悉;进手术房,要先给主刀医生做助手,比如帮忙‘拉钩’开阔主刀医生的视野,一站起码三四个小时。我今年26岁,轮到我‘动刀’,可能还得再过5年。”

  今年刚毕业的“4+4”学制学生、贵州姑娘邵新淋是2019年从上海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的动物科学专业保研到上海交大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向往从事临床医学的她,早就知道“读医很苦”,但“偏向虎山行”,把学业坚持了下来。

  目前,国内的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交大和浙江大学3所高校有“4+4”项目。邵新淋介绍,相比8年制的同学,4年临床医学的课程更“压缩”,要在两年内把所有理论课学完:“厚厚的《内科学》他们用一个学期学完,我们一个月就学完了,那时感觉天天都在上课、考试。”

  邵新淋最近正在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她在急诊科做轮转医生,每天早上7点半上班、下午4点半下班,每周值夜班一到两次:“夜班是从第一天早上7点半开始到第二天上午查房结束10点左右,夜里如果病人不舒服了,就要随时起来查看。”她说,急诊科医生值夜班,晚上被病人叫起来两三次是“正常现象”。

  瑞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曹华1994年参加高考,一路从医,现在她的孩子也进入了一所高校的医学院学习,她给出了“过来人”的看法,“任何职业都是需要吃苦的,医学又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一定会遇到困难。学医过程中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通过老师的帮助、前辈的经验分享,我相信大家在医学道路上一定会越走越顺利”。

  医学生何时才能“进化”成专业的临床医生

  曹华告诉记者,临床医学学生在学完病理、生理、药理等基础理论课,以及医学相关的内、外、妇、儿、中医、皮肤、五官等十几门课程后,会在研究生阶段接触科研。毕业后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结束后经过考核,就可以到各个医院应聘成为一名有执照的临床医生。

  以皮肤科为例,这是一门专业性强、比较综合的学科,皮肤科疾病有3000多种,常见的就有1000多种,涉及病理、生理、免疫、内科、外科等,需要医生有特别扎实的内外科功底,“皮肤是内脏的报警器,有句话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内脏疾病皮肤知’”。

  医学生怎么选择科室?经过斟酌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叶鸣昱打算未来当一名皮肤科大夫。“皮肤科算是兼具内外科两者特点的科室。相对内科疾病的‘难以捉摸’,皮肤疾病症状比较明显;相比需要长时间站立做手术的外科,皮肤科的操作不会特别复杂。”

  叶鸣昱观察到,有“手上功夫”的科室带给人的成就感更直接,比较受医学生欢迎。“女生选择乳腺外科、甲状腺、耳鼻喉等‘小外科’的比较多,男生可能偏向骨科、胃肠外科等科室。当然,外科更受欢迎,也就意味着更‘卷’,在外科轮转的时候,我们经常起早贪黑,医院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

  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滕家铭从山东大学本科毕业后来到上海交大医学院读研究生,硕士阶段在瑞金医院感染科学习,博士阶段选择了皮肤科,跟着导师曹华从事关于皮肌炎的研究,同时在门诊学习。

  滕家铭告诉记者,像瑞金这样的大医院,能接触到各种病人,江浙沪医联体的病人很多都会被推荐来瑞金看病。这些病例,最终都会成为未来“名医”们积累的“经验”,“能留在大医院,还是想留在大医院”。

  不做临床医生,也能在医院工作

  今年9月,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卫庆、王计秋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阐述了肠道油脂吸收受大脑调控的“脑肠轴”机制。研究团队筛选到中药单体葛根素(源于中药葛根)可抑制此“脑肠轴”的一群特定神经元,实现“排油减肥”。

  瑞金医院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吕茜茜、瑞金医院脑病中心助理研究员薛文志夫妻俩是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作为医学科研人员,两人都拥有“交叉”的学科背景。他们不是医生,不用看门诊、不用查病房,却同样是医院里的青年骨干。

  吕茜茜本科时在中国药科大学学习生物工程专业,2012年成为上海交大医学院内分泌代谢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的博士生。薛文志则是农学类的动物科学本科生、理学博士、医学博士后,他说:“本科时研究的课题相当于‘怎么把牛喂胖’,现在是研究‘怎么把人变瘦’。”

  研究生时期是同学、现在是工作搭档和生活伴侣,两人的生活和科研紧密相关。吕茜茜开玩笑说:“除了科研和孩子,就没有别的话题聊了,都想不起来以前我俩不在一个组的时候平时吃饭聊什么了。”

  这些医学科研人员的作息常常要“根据小鼠作息来”。吕茜茜说:“在实验室通宵工作是家常便饭。比如有些项目需要收集小鼠进食数据,小鼠白天睡觉、晚上活动,要收集它们在自然状态下进食的数据,就只能晚上去实验室。”

  她告诉记者,当年之所以报考中国药科大学,与看到全球暴发流感但只有国外一家药企能生产特效药的报道有关,觉得研究药物是一件“很厉害”的事。但当她真正进入本科学习后,发现取得科研成就不可能一步登天,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还要依靠一些运气。

  十几年的科研经历,吕茜茜最有成就感的时刻,就是“把葛根素的靶蛋白找出来的那一刻”,而在这之前,她经历过很多痛苦、烦躁和迷茫。她从2017年确认把葛根素作为重点研究分子后,对于如何找到葛根素靶蛋白一直没有很好的办法。这是一种分子量很小的蛋白,如果采取放置荧光蛋白标签的方法,会影响分子功能。

  “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后来在药物所化学专家南发俊教授的启发下,采用了一种新技术开展实验,这种新技术正是后来获得2022年诺贝尔奖的‘点击化学’技术。”做了很多年准备工作之后,她终于在2020年9月12日找到了这个靶蛋白,“那天真是太开心了”。

  吕茜茜想告诉有志于从事科研工作的本科生,一个阶段要做好一个阶段的事情:“本科阶段要好好学习,那些理论和概念,虽然不是实用技巧,但是未来真的会有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 王烨捷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