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展出龙泉寺唐代地宫出土的五重宝函

发布时间:2024-12-06 04:04:16 来源: sp20241206

   中新网 太原2月6日电 (记者 胡健)山西太原龙泉寺唐代地宫出土的五重宝函6日在山西博物院展出,这场名为“瑞相重光”的展览是首次将该文物以专题形式展出,其中金棺上的蝴蝶结,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发现年代最早的蝴蝶结。

龙泉寺唐代地宫出土的五重宝函中金棺上的蝴蝶结。太山博物馆供图

  2008年5月8日,太山龙泉寺文管所在修建蓄水池时发现一座神秘地宫。经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抢救性发掘后,认定这是一处佛塔遗址。塔基上部已损毁,中部为以砂石筑砌的地宫,面积约1平方米,地宫石门两侧各有一尊浮雕力士像。

  当六边形的地宫被慢慢打开后,一件石函赫然在内,经考古人员层层揭取,石函、木椁、铜椁、银椁、金棺,盛唐五重宝函得以重见天日。

“瑞相重光”——太原龙泉寺唐代地宫出土的五重宝函特展6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山西博物院供图

  石函盖外表刻满文字,根据铭文可确认,舍利宝函为武周至唐睿宗时期的遗物。木椁由椁盖、椁身和椁座三部分组成,饰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及供养人、佛足等饰件。银椁周身还镶嵌珍珠、绿松石、红玛瑙等珠宝百余颗。

宝装木胎银椁,周身还镶嵌珍珠、绿松石、红玛瑙等珠宝百余颗。山西博物院供图

  金棺用丝带捆扎,上系蝴蝶结,这也是中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蝴蝶结。2020年,太原文保机构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合作开启金棺,佛舍利就藏在双重锦囊中。

  据展览负责人介绍,随着历史发展,由古印度地区流传而来的舍利瘗埋现象与中国传统丧葬思想逐渐结合,形成具有中国化特色的舍利瘗埋制度。而使用小型棺椁瘗藏舍利始于唐初,龙泉寺地宫出土的五重舍利宝函为这一时期的重要发现。(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