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13:42:58 来源: sp20241205
中新网 南京4月23日电(国璇 张蔚然)漫步甘熙故居品味古建筑文化,点击大屏幕将277项南京市级以上非遗项目尽收眼底……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这座民俗与非遗“双博馆”以文物展示、沉浸式体验等多种方式,传承着金陵的千年文脉。
在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馆方设置了南京剪纸、秦淮灯彩、南京云锦、南京绒花等22间特色非遗项目的传承人“现场活态展示”工作室。诸多市民游客驻足欣赏着精湛技艺,了解非遗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并不时与非遗大师交流互动。
图为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内,秦淮灯彩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艺。国璇 摄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刘媛之介绍说,博物馆拥有大小数十间非遗教室,常年开展免费或仅收取成本费的“非遗周周学”“雏鹰假日小队”及成人定制课等。另外,博物馆与南京艺术学院持续多年合作,开发了在校“非遗保护传承”专业大学生走进博物馆学习非遗知识的实践课程。
“学生们通过近距离观赏和体验非遗手工制作,从而喜欢上传统文化,促进了文化遗产在当代‘活起来’。”刘媛之说。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六朝博物馆自2020年起启动了“小青莲”志愿服务项目,由10-17岁的青少年担任六朝文物的志愿者,向观众讲述六朝古都的故事。六朝博物馆副馆长贺湘说,因六朝人崇尚青色,所以博物馆志愿者的名字叫“六朝青”,而其中的青少年被称为“小青莲”。
“小青莲”培养实行“大手拉小手”的导师制,由资深的“六朝青”指导培训。每个“小青莲”重点守护一件文物,“孩子们只需要把一件文物的故事从头到尾清晰生动地讲述出来,既增长知识,又能培养其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图为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内,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艺。国璇 摄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南京历史底蕴深厚,备案博物馆数量居全省第一,近年来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社教活动,推动博物馆成为“行走的课堂”,助力博物馆“破圈”走红。
南京市博物馆推出一系列“馆校合作”项目,将人文讲座开进大中小学,并每年接待数量众多的研学活动,学生可在馆中边看文物边写生创作,在寓教于乐中感知历史的温度;江宁织造博物馆持续推出品读《红楼梦》的系列活动,吸引众多外国留学生在多语言阅读中分享感悟,以《红楼梦》为窗口,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
“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博物馆与公众的“双向奔赴”,拉近了传统文化与社会生活的距离,也让文物焕发新的生机。(完)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