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股市、房贷、地方债!三部门负责人重要发声

发布时间:2024-11-30 19:45:45 来源: sp20241130

   中新网 北京11月8日电(记者 李金磊)11月8日,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分别发表演讲,释放一些重要信号。

  全年5%的预期目标有望顺利实现

  潘功胜指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速5.2%,全年5%的预期目标有望顺利实现。

  他认为,观察中国的经济增长需要注意两个视角。一是基数规模。我国GDP总量已超120万亿元人民币,在大基数的背景下,5%的增长已经是一个不低的速度。二是需要平衡好经济增速和增长的质量及可持续性。我国经济需要合理的增速,但更重要的是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比追求高增长速度更加重要。

 资料图:中国人民银行。
中新社
记者 张兴龙 摄
   资料图:中国人民银行。 中新社 记者 张兴龙 摄

  回应中小金融机构、房地产金融和地方债风险

  关于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潘功胜表示,我国高风险金融机构无论是数量还是资产规模在金融系统的占比都非常小。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化险,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已经较峰值下降一半。少数高风险机构相对集中的省份正在制定实施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方案,进一步压降高风险机构数量和风险水平。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与防控体系,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提升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早期纠正工作的标准化和权威性。

  关于房地产金融风险,潘功胜表示,目前,房地产相关贷款占银行贷款余额的23%,其中约80%为个人住房贷款,一直以来,在中国,我们实行非常审慎的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房地产市场调整对金融体系的外溢影响总体可控。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做好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弱化房地产市场风险水平,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外溢。引导金融机构保持房地产信贷、债券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潘功胜表示,总的看,我国政府的债务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游偏下水平,中央政府债务负担较轻。地方政府债务有两个特点。一是主要用于基础设施投资,一般有实物资产支持,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好的正外部性。二是大部分地方政府债务主要集中于经济规模较大、经济增长较快的省份,他们有能力自行化解债务。他谈到,今年以来,金融部门已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支持地方政府稳妥化解债务风险。必要时,中国人民银行还将对债务负担相对较重地区提供应急流动性贷款支持。

 资料图:中国证监会。
中新社
记者 张浩 摄
   资料图:中国证监会。 中新社 记者 张浩 摄

  管住过度杠杆,市场才会行稳致远

  易会满说,防范风险是加强监管的主要目标,加强监管是防范风险的有效途径,二者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他分析,从发展规律和近几年的监管实践看,资本市场风险主要有以下成因,一是杠杆过度甚至失控。二是创新与监管失衡。三是欺诈造假。四是背信妄为。五是主体责任缺位。

  易会满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015年我国股市异常波动,杠杆失控都是重要诱因。近年来,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借助境内外、表内外、场内外工具盲目融资扩张并最终爆雷,教训惨痛。我们体会,管住过度杠杆,市场才会行稳致远。

  注册制改革绝不是放松监管

  “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易会满表示,下一步,一是突出重典治本。二是突出改革开路。三是突出能力提升。四是突出合力发挥。

  他指出,加强与公安司法机关的协作,持续健全资本市场防假打假制度机制,推动完善行政、民事、刑事立体追责体系,加大对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的重拳打击,对履职尽责不到位的中介机构严厉惩戒,绝不姑息。强化全流程监管执法,严禁“无照驾驶”,严查“有照违章”。

  易会满说,注册制改革绝不是放松监管,而是要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我们将坚持注册制基本架构不动摇,并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动态评估优化定价、减持、再融资等制度安排。同时,大力度推进投资端改革,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各项配套政策落地,加快培育境内“聪明资金”,推动行业机构强筋壮骨,切实提升专业投资能力和市场引领力,走好自己的路。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资料图。
中新社
记者 贾天勇 摄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资料图。 中新社 记者 贾天勇 摄

  将进一步放宽外资机构市场准入要求

  李云泽表示,未来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不会停歇,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改变。

  “近年来,我们对接国际标准,健全一系列监管规则,最近又全面修订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和资本管理办法。”李云泽表示,将加快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进一步放宽外资机构市场准入要求,持续增强金融制度和政策的透明度、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努力营造审慎经营和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

  李云泽指出,中国金融业开放是积极主动的开放,是稳健有序的开放,是互利共赢的开放。目前,30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均在华设有分支机构,全球最大的40家保险公司近半数进入中国市场。

  他还表示,中国经济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过程中始终保持合理增速,与此同时,新动能加快集聚,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快速增长,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新三样”蓬勃发展。中国银行业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也实现了自身稳健增长。过去三年,银行业信贷规模年均增速11.2%,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约5个百分点。未来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中国银行业稳健发展的势头也不会改变。(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