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失能老人看护令人崩溃 调查失能老人照护难题

发布时间:2025-01-10 17:15:38 来源: sp20250110

  家有失能老人,看护令人崩溃

  记者调查失能老人照护难题

  编者按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当代老年人的追求和期盼。然而,有很多老年人因疾病、事故等原因,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即失能老人,他们不仅自身陷入养老困境,也给整个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根据全国老龄委公布的数据,2020年,我国60岁以上失能老人超过4200万人,约占老年总人口比例的16.6%。《中国养老服务蓝皮书(2012—2021)》预计,到2030年我国失能老人总人口还将大幅上升。

  失能老人及其家庭陷入了怎样的困境?如何保障失能老人合法权益,让他们活得更有尊严?怎么破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难题?在重阳节来临之际,法治经纬版推出关注失能老人专版,从法律政策层面探索破题之道,敬请关注。

  □ 本报记者 张守坤

  到今年10月,广西南宁居民刘韬(化名)的父亲已经偏瘫4个月了,加之先前生病脑子有点糊涂,这段时间的看护让全家人差点崩溃。

  “告诉他上厕所前记得叫人,每次都是拉完了才说或者根本不说,衣服、床单、隔尿垫,每天都得换洗好几遍。特别是到了晚上,身边不能离人,一会儿说自己腰酸背痛要躺着,一会儿又要坐起来,脾气也变差了,身边放的东西都被他拿起来砸了。”刘韬说,因为自己要上班,白天一般是母亲照顾父亲,晚上的活就落在他和老婆身上,一家人齐上阵感觉都不够,“搞得都快精神衰弱了”。

  “有时候自己情绪很差很烦躁,也对父亲说过重话,说完了又觉得他很可怜自己很愧疚。”刘韬说,没办法,日子还得继续,照护还得继续。

  像这种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称为“失能老人”。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6项指标,一到两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

  《法治日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失能老人往往难以独自生活,需要长时间的人力、物力、耐心与陪伴,家人奔波照料、经济负担加重,“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成了不少家庭面临的难题。

  耗费精力花销巨大

  造成家庭沉重负担

  一个失能老人,可能给家庭造成多大的负担?对于这个问题,来自安徽宿州的王芳(化名)深有体会。

  “我父母有6个孩子,我们兄妹6人照顾一个患有老年痴呆的父亲,最后还是没坚持下来。”王芳说,父亲刚神志不清时,因为自己没有工作,照顾父亲的重任主要落到了她头上,其他兄弟姐妹每个月会各给她800元,白天她负责父亲的吃喝拉撒,晚上其余5个人一人一晚陪老人,半年过后,“我们6个人实在撑不住了”。

  “就跟婴儿一样,听不懂你说的话,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懂自己吃饭,喂饭全靠哄,不注意就会全吐出来;正换成人纸尿裤的时候他尿你一手,刚洗完屁股又会拉你一身,然后又得把衣服脱掉重新洗。”王芳说,这只是冰山一角,日常生活中的不便还有很多。而这样的失能老人,24小时离不开人,烦心事每时每刻都有,晚上陪护的人,几乎通宵无法睡觉。

  “长期这样下来,尤其是我,精力根本不够用。其他兄妹白天要上班,晚上这么折腾也影响工作。万般无奈下,只得找了个上门服务的养老护理员,一个月要6000元。又担心护理员对老人不好,所以我们几个谁只要有空,还是会尽量来老人身边看着。”王芳说,算上平时看病、买菜等各种费用,每个月的支出太高了,这让本不富裕的一家人又有些撑不住,两个月后,兄妹6人又回到了之前照顾老人的模式。

  “护理员离开家的那天,父亲居然拉着他的手不让他走,那个渴望的眼神到现在想起来我还会心疼。”王芳叹口气说道,“没办法,慢慢熬吧。”

  宿州市一家养老机构的负责人童女士告诉记者,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和失能、半失能老人之间的护理费用差距特别大。

  “在我们这,能够自理的老人,上门看护费用一个月2500元,如果是半失能或失能老人,费用为每月4000元至6000元。”童女士说,住养老院的老人收费要比上门看护低些,因为一个护理员至少可以看两个老人,但失能老人至少也要每月三四千元,“对于我们这种小城市的人来说,每月三四千元的费用已经超过很多工薪阶层的月工资,因此很多家庭不得不选择居家照顾失能老人”。

  这个费用在大城市更高。

  10月19日,记者来到天津市河东区一家公建民营的医养结合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看到,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托养价格是每月4000元,不能自理的老人为每月5500元至6500元。而在其不远处的另一家私营中端养老院,失能老人的收费标准从每月4980元(3人间)到8200元(单人间)不等,专护的价格为每月1.8万元。据公开资料,在北京、上海等地,私营养老院的收费动辄每月上万元。

  来自江苏南京的刘冉(化名)3年前曾开过一家低价养老院,老人的平均收费在每月2000元至3000元,但只经营了两年就倒闭了。

  “房租成本要占到运营成本的一半以上,而且近几年养老机构的硬件要求和运营成本都在逐步提高,如果不花高价,又很难招到合适的护理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于失能老人,往往只能依靠45岁以上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贴身护理和照料服务。”刘冉说,正因为如此,失能老人要想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往往需要支出高昂的费用,给不少家庭造成沉重负担。

  因观念和费用原因

  失能者多家中养老

  “千万别逞强照顾失能老人,他们能把子女‘熬走’。”北京市海淀区居民张梅(化名)有感而发。

  张梅告诉记者,多年前,其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又生病,逐渐成为失能老人,当时张梅一家和其姑姑一家商量,两家共同承担费用将两位老人送去养老院养老,或请护工上门照顾。但不管怎么劝说,两位老人就是不同意,认为别人照料不会尽心,甚至可能虐待他们,坚持“养儿防老”。

  “结果,现在是60多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我爸妈和患有腰椎病的我姑,仨人轮流买菜做饭洗衣服,值夜班照顾两位老人,爷爷还不愿意穿成人纸尿裤,指挥我爸干这干那,整宿整宿不睡觉,弄得我爸快崩溃了。”张梅说。

  与张梅家的老人相比,湖北省荆州市的李大爷在家人劝说下去养老院住过两个月,之后强烈要求回家,不管子女怎样劝说都不管用。

  “一日三餐固定时间,没到活动时间不让随便出屋,到了锻炼的时间不管你愿不愿意必须起来,稍微惹护理员不满意,对方轻则骂几句,重则可能动手掐一下、拧一下,威胁要打你。”80岁的李大爷说,“这样的生活和坐牢没什么两样,犯不着去受这个‘罪’。”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因为传统观念、费用高昂、对养老院和护工不放心等原因,选择居家养老的失能老人占绝大多数,其中不少人还只愿意自己亲属照料。对于不少子女而言,不上班没有收入、没钱请人照顾老人,上班又担心自家老人得不到很好的照顾,成为无法回避的矛盾。

  河北省邯郸市的李杨(化名)只是去几家养老院转了一圈,便决定再苦再难,都要自己在家给父亲养老,“只有家才是最熟悉、最放松、最舒适的地方”。

  李杨说,那里的饭菜都是统一配制,虽然少油少盐,适合老年人吃,但除了子女外,谁知道父母的口味、爱吃什么?虽然很多养老院有棋牌室等娱乐室,但那里基本上没有老人,同屋住的老人也少有交流和说话的。

  “没有男女之分,也不管有没有外人,只要想解手就摇响床头柜上的感应器,让护工协助在坐便器上脱裤子,屁股就这样露在外面。这还算是好的,很多直接拉在纸尿裤里,护工清洗时,直接就光着下半身。”李杨说,在那里,没有生活质量和尊严,只是活着罢了,“我不想我父亲也这样每天除了吃就是睡,整天孤零零躺着”。

  李杨知道,失能的父亲在家养老,必然牵涉到其乃至整个家庭的大量精力。他有所准备,但依然感到不安。

  据介绍,照顾失能老人,每天需要做的工作大大小小有几十项。比如老人的床单、被套、枕套等床上用品要经常更换、清洗;对卧床不能自理者做好床上喂饭工作,不能进食需要经胃管鼻饲患者严格按照鼻饲流程进行;对全身肢体进行按摩,防止老人肌肉失用性萎缩;老人不能进行主动运动的,进行床上被动操作的锻炼;病重或吞咽有困难的老人(中风,脑瘫)还要做口腔护理等。此外,还要时刻关注失能老人的心理问题。

  “这样的工作,我们一家齐上阵24小时连轴转都完成得很艰难,更别说现在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了,一个人就要照料两位老人,结了婚两个子女照料四位老人,根本照顾不过来。”王芳感慨道。

  养老市场乱象众多

  环境设施亟待改善

  来自湖北武昌的康燕(化名)告诉记者,她母亲已经基本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有人24小时看护。她的手机定了十几个闹钟,用来提醒给老人喂饭、吃药、喝水、翻身、拍背、换尿不湿等,再加上每周要洗澡,“护理了3个月,我没睡过一个整觉,已经开始大把掉头发,再这样护理下去自己可能也要搭进去了”。

  无奈之下,康燕和老公商量,想把母亲送到养老院,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她在当地和周边找了5家养老院,因为母亲完全失能,大小便失禁、瘫痪、老年痴呆,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都有,其中4家明确拒绝接纳。

  “4家养老机构直接告诉我,‘你母亲这种情况我们是不收的’。只有一家愿意收但一个月要9000元,洗衣服、护垫等服务和消耗品还要另收费,我们实在负担不起。”康燕说。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养老院都存在不愿接收瘫痪、老年痴呆等失能老人的现象。

  一家养老机构的负责人向记者坦言:包括其养老机构在内,很多养老机构的护工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且一个护工往往要照料数名老人,而失能老人需要更加专注、贴心、专业的照护,养老院的护理资源难以满足其要求。万一老人发生意外,养老机构难辞其咎。

  上述宿州市一家养老机构的负责人童女士说,价格便宜的养老院也有,但老人的生活质量往往很难得到保障,失能老人就更不用说了。“我们每年也会组织去其他养老机构团建,有的养老院屋内都是老年人排泄物的味道,而且护理员特别少,一家养老院只有两三个护理员,一个人要看五六个甚至十几个老人。因为人手不足,很多失能老人的床前放个板凳,板凳上放个尿壶,想小便了就让临床还能动的老人拿着尿壶接,大便的话就是床上有个洞,裤子一脱躺在床上拉。”

  童女士说,失能老人在一些农村养老院的境况更令人担忧:“去年回老家时我到一家村养老院看了下,每月收费二三百元,吃饭就是拿个碗弄点米和菜,能吃饱就算不错的了。有时候护理员把不能动的老人搁轮椅上就自己去忙别的事了,有的老人坐不稳摔到地上,半天才被人发现扶起来。我还见过有老人裤子尿湿了趴在地上没人管,实在令人心疼。”

  与此同时,养老机构少,护理人员不足和设备缺乏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根据《202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38.7万个,养老床位合计829.4万张。其中,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4.1万个,床位518.3万张;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4.7万个,共有床位311.1万张。而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8亿余人,意味着现有的养老机构床位,即使全部住满,也仅解决了全国2.9%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口碑好的养老机构,往往一床难求,想进去只能提前预约或靠运气。

  在天津市某养老机构,记者以家中有失能老人想送来照顾为由咨询,工作人员询问老人是否可以自己大小便,不然可能没法及时照顾到其需求,因为目前养老机构已接纳了20多位老年人,专职的护理员只有3名。

  走访多家养老院时记者注意到,一些养老院的床边没有呼叫装置,睡觉的床不能智能升降,具有“床上洗浴”“柔性翻身”“悬浮护理”“一键上下床”等特殊功能的智能护理床更是少之又少。

  从调查情况来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失能老人的家庭承受着巨大负荷,已影响到照护者和被照护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家有失能老人,我们该怎么办?”是很多失能老人子女的心声,也是亟须解决的一大社会问题。

  《法治日报》2023年10月23日08版 【编辑:刘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