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6 07:26:08 来源: sp20241216
艺术家对生活的挖掘有多深,生活的回报就有多厚。平凡日子里的悲欢离合,每个人的梦想希冀、信仰追寻、家国情怀,生活的热浪蒸腾、时代的气息涌动,都可以成为舞台上最生动的表达。向生活深处开掘,永远是创作的法宝,也是摆脱内容同质化、人物扁平化、表现单一化的最根本办法。
近年来,在舞台艺术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情节老套、缺少新意、辨识度不高的作品,令人看完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影响了广大观众对戏剧的期待、想象和审美。
艺术需要创新,创新的灵魂在于个性、新鲜、独特。一部新创作品背后蕴含的应该是创作者对历史、时代的读解,个人经历的表达、生命体验的升华以及想象力的绽放。这种表达、升华、绽放,应是独一无二的,由此,一部作品才可能特点鲜明、风格突出、人物生动、意蕴深沉,并长久回荡在观众心中。
舞台艺术创新创作,需要走向生活的深处。现在倡导加强现实题材创作,其实就是在呼吁创作者关注现实生活,关注当下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现实题材创作不能主题先行,更不能“遵循”同样的创作套路,“换汤不换药”。特别是在现代戏中,如果不结合本地区和行业的实际情况,生搬硬套,难免会出现内容同质化、人物扁平化、表现单一化的问题。
生活是创作的源头活水,也是创作者的发动机、加油站。我们经常说,艺术家对生活的挖掘有多深,生活的回报就有多厚,甚至是十倍、百倍的回馈。平凡日子里的悲欢离合,每个人的梦想希冀、信仰追寻、家国情怀,生活的热浪蒸腾、时代的气息涌动,都可以成为舞台上最生动的表达。向生活深处开掘,永远是创作的法宝,也是摆脱内容同质化、人物扁平化、表现单一化的最根本办法。
怎样从生活中挖掘真正有价值的素材进行艺术创新?必定需要创作者坐下来,像当年作家柳青写作《创业史》一样,倾听土地和百姓的声音,感受土地的脉动,岁月的风蚀,人文的沉淀;只有与当事人成为朋友,一个碗里吃饭,一个杯中喝酒,才能真正捞取到“干货”。然而,有的创作者遇到项目仓促上马,走马观花看看当地风土民情,看看传统非遗,再听当事人介绍一下情况,这一趟“采风”就算大功告成。实际上,未将自身沉浸其中的风土民情、非遗故事,只从他人之口了解情况很难激发内心的感悟,靠此写出的作品也只是另一种没有生命力、缺少灵魂的“材料”。文艺作品最终的目的是塑造具有典型性、时代性、经典性的艺术形象,人物背后凝结的历史积淀、文化成因、社会变迁和人情世故,非经创作者深扎进生活的肌理、底色、褶皱中去发现、打捞、汲取,是无法得到的。
事实也同样证明,所有从概念出发,凭经验写作,靠“想当然”落笔的作品,都不可能走得远,传得开。我不禁想起自己创作生涯中的一次真实经历:几年前,我受邀创作一部关于钢铁行业的作品。采访之前,我想象的钢企还是20年前“傻大笨粗”的形象,钢铁技术工人也是过去作品中“粗粗拉拉”的样子。但当我走进钢厂,眼前的景象使我震惊:曾经最脏的炼铁高炉车间竟然可以盘腿席地而坐喝茶;炼钢车间操控室里,是一水儿的高学历毕业生。当我远赴塞尔维亚,走访获得“时代楷模”称号的河钢(塞钢)管理团队,体会到中方跨国人员对于世界经济的把握、看到他们操着流利的外语谈判合作时,我深深感到:今天的中国钢铁已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孱弱走向强大,而比钢铁更为强大、开阔的是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中国产业工人。如果我们还停留在过去常用的一个车间的师徒纷争、爱恨情仇,又如何写出时代宏观下的中国故事?
向生活深处挖掘,还需要创作者用艺术的思维对现实中的人和事进行凝练。在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今天,人们之所以还需要坐在剧场里欣赏“一出好戏”,是因为舞台艺术有着对生活浓缩、概括后的审美高度。这种高度依赖于作者的原创力,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正在于创作者对历史的思考,时代的凝视与生活的发现。缺少富有哲学意味的提炼和具有思辨精神的表达,缺少具有审美高度的概括和以宏阔历史观对当下观照的自觉,一部作品就仅仅是生活的模拟、再现和复制,受众在其中能感受到的情感撞击、思想乐趣、审美情趣就要大打折扣。同样的素材,在平庸的创作者手里,也许就是一部和其他同类题材毫无二致的一般性作品;而在思想深刻、目光深邃、笔力深透的艺术家那里,则会呈现出令人惊叹的魅力。
原创力,说到底是创作者的思想力,是面对历史和当代的独到眼光、深度思考和非凡表达,是看到普通人无法看到的本质,是厘清老百姓心中迷惑、想要说清却无法说清的道理。要提升原创力,就要求文艺工作者在加强专业技术积累的同时,以终身学习的谦虚态度,增加文、史、哲等人文科学的深度修养,在兼收并蓄中不断精进,在深刻哲思中让自己的作品丰厚沉实、意味绵长。
我想,作为文艺工作者,要想创作出彪炳着时代精神的扛鼎大作,必须坚持对社会负责、对受众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初心,坚持尊敬艺术、崇尚职业的真心,下得了“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恒心,坚持放弃经验、超越自我、超越同时代的狠心以及敬畏生活、深入生活、扎根生活的决心。唯其如此,我们才可以自信地说:我们的作品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无愧于伟大的人民!
(作者:陈建忠,系中国文联首批特约评论员、广东省艺术研究所一级编剧)
(责编:王连香、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