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1 01:26:09 来源: sp20241231
希腊雅典卫城山脚下,雕塑家吴为山创作的青铜组雕作品《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 本报记者 谢亚宏摄
2023年7月,“中希文明互鉴青年行”暑期研学团的中国学生在希腊帕特雷教当地儿童写汉字。 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供图
“神话国度 璀璨爱琴海——古希腊文明史诗”展于2023年12月19日在湖南博物院开幕。这是观众在欣赏古希腊文物。 林道辉摄(影像中国)
希腊雅典卫城远景。 路易莎·古利亚玛基摄
2023年2月,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仪式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雅典大学维尔维达基斯教授等希腊学者,祝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习近平主席的复信高度评价了中希建立文明互鉴中心的重大意义,再次倡导各文明加强交流互鉴,用好一切文明的精华,化解人类文明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将有力引领百年变局下多元文明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日前,本报记者前往采访,感受中希文明交融之美。
“为不同文明间的比较研究提供新的见解和启迪”
希腊雅典卫城山脚下,中国美术馆馆长、雕塑家吴为山创作的青铜组雕作品《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矗立于古市集遗址。在爱琴海的阳光下,孔子和苏格拉底两尊青铜雕像比肩而立,前者微微颔首,正视前方,眼神中尽显睿智谦和;后者左手持书,右手举起,口中似在喃喃细语。两位伟大思想家跨越时空的论道,象征着人类文明的交流,传递出对文化共融、艺术共创、民心相通的期盼。
不远处,坐落着希腊最古老的高等学府——雅典大学。此前,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仪式就是在雅典大学礼堂举行。习近平主席2019年对希腊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同希腊领导人共同倡导文明交流互鉴。访后,双方积极推动,由两国各4所高校共同筹建该中心。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指导委员会主席、雅典大学教授斯泰利奥斯·维尔维达基斯表示,希中两个文明古国成立从事文明交流互鉴、比较研究的专门机构,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开创意义。“共建中心的8所高校在人文学科领域有着深厚积淀,我们正在不断努力做出成绩,为不同文明间的比较研究提供新的见解和启迪。”
成立一年来,在双方密切配合下,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活动不断,收获满满。中心8所高校协同中国外交部、教育部、国家版本馆,以及希腊德尔菲欧洲文化中心等单位,在北京、重庆、雅典、帕特雷、德尔菲等地举办多场学术会议和研修班;中心成员单位之一的克里特大学拍摄了一部关于希腊和中国古代医学史的纪录片,帕特雷大学则推出一系列比较视野下以希腊和中国哲学史为主题的出版物;去年11月,中心学术研究工程首批成果——共计202册的“丝绸之路中外医学交流文献丛书”新书发布会举办,今年5月将推出学术研究工程第二批成果;在欧盟专项资金支持下,希方邀请美国、英国、意大利、新加坡等多国的高校研究人员与中国学者互访,展开对东西方文明起源、历史演进的学术探讨……
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中方主任、西南大学副校长崔延强表示,中心为中希教育合作、学术对话搭建新平台,并将在未来继续携手两国高校,为两国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更多贡献。
“拥有更多共同的青春梦想”
新学期刚开学,安娜·塞梅尔齐(中文名为安素娜)和同学菲利奥·埃莱妮·古拉就忙碌起来。她们是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推动两国高校开设的“中国—希腊文明比较”联合学术型硕士项目的希腊学生,目前正在西南大学读研究生一年级。去年9月,首批17名中外硕士生和10名博士生顺利入读该项目。
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希方理事会副理事长、帕特雷大学哲学教授帕夫洛斯·康托斯表示,该项目是全球首个致力于推动希中两大文明比较研究的硕士项目,学生将由两国教师共同指导完成论文。他期待参与项目的两国学子学有所成,为推动两国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作出贡献。
“中国历史悠久,诞生过无数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在中国的学习让我接触到了孔子、孟子的文化思想,我希望能够在这些思想中探索教育的哲学,向希腊介绍中华文明的精华。”安素娜本科就读的是教育心理学专业,她对在两国文明比较中所获得的思想启迪颇感惊喜。和她一样,希腊学生古拉也是第一次来到中国。“一切都和原来想象的不一样。”她告诉记者,通过半年学习,她发现了许多中西方哲学的不同之处,“在中国哲学中,孔子将‘仁’作为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解释为普遍道德原则,这样的观点让我耳目一新。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加深了对不同哲学思想的理解,有助于找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哲学视角。”
在密切的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中,两国学生感知着东西方文明的共性和差异。不久前,中国学生张蕊和希腊来访的教授、学生前往重庆大足石刻参观。“他们对崖壁上的石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附近古镇的建筑风格也很着迷。”张蕊说。
今年春天,西南大学研究生辛月来到克里特大学,参加为期15天的春令营活动。“我本科学习的是历史和文学,未来将攻读哲学博士学位。这次文化交流让以前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具象化地呈现在眼前。”她回忆道,“在希腊的场景式教学环节,我们从历史遗址走到考古博物馆,仿佛从历史的缝隙里走过,与古希腊文明隔空对话,并在与当地人的交谈中感受历史文化的变迁。”历史学博士一年级学生李新建也参加了此次活动,他在希腊的博物馆看到了小口尖底瓶,“和中国历史上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的典型代表陶器小口尖底瓶十分类似,陶器相似的造型和功能,彰显着两国灿烂文明的共同性。”回国后,李新建初步确定了博士论文选题,“这次春令营活动为我提供了更多研究思路,也拓展了历史学习中的哲学思维。”
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中方秘书长、西南大学教授王勇说,通过联合学位、短期访学等项目,两国学生在一起交流学习,“拥有更多共同的青春梦想”——一些希腊学生希望在未来从事东西方经典的翻译工作,做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不少中国学生也希望加入这项事业。王勇表示,中心希望通过学术研究、国际联合人才培养和中外人文交流,打造两国教育和文化交流旗舰型平台,在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中寻求智慧,更好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书写两国人文交流合作新篇章”
将视线放远。近年来,中希两国人文交流合作扎实推进,呈现多点开花、全面发展的态势,在文物、戏剧、旅游等领域的合作精彩纷呈。
作为文明古国,中国与希腊拥有众多文化遗产,如何传承和发扬这些人类文明宝藏,成为两国文物合作的重点。除了互办展览,两国文物部门在技术应用领域也开展诸多合作:2016年7月,中国故宫博物院和希腊研究与技术基金会共同建立的文物激光技术联合实验室揭牌;2021年12月,双方又启动了中国—希腊文物保护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希腊研究与技术基金会主席内克塔里奥斯·塔韦纳拉基斯表示,联合实验室为两国文物保护技术的深入交流合作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希望今后能与中国开展更加广泛密切的合作。
为加强在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交流合作,中希两国文物部门于2016年和2023年两次签署关于水下文化遗产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此外,中方控股的比雷埃夫斯港务局与希腊文化和体育部已签署协议,提供约1.3万平方米场地支持希腊水下考古博物馆建设。希腊文化和体育部部长门佐尼表示,博物馆建成后将开辟专区,展示来自中国的水下考古展品。
精彩的演出以更直观的形式拉近了两国民众的距离。2023年12月,首届“中希国际戏剧节”在雅典拉开帷幕,中国国家话剧院的话剧《兰陵王》与当地华人出品的戏剧《新·白蛇传奇》联袂为近千名观众带来颇具东方魅力的视听盛宴。值得一提的是,《新·白蛇传奇》将希腊神话中的医术之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故事与中国民间传说《白蛇传》的故事巧妙结合。表演中,既有希腊民族歌舞,也有由希腊武术演员演绎的中国功夫,以“中希合璧”的方式在戏剧舞台上演绎东西方两大文明交流互鉴的独特魅力。希腊国家剧院艺术总监莫斯霍斯表示,戏剧节是很好的文化交流机会,希望未来将古希腊的戏剧带到中国。
在旅游领域,两国旅游部门签订了《2022—2024年旅游领域联合行动计划》,在旅游推介、特色旅游、教育培训、旅游投资等领域开展全方位交流合作。今年4月起,北京至雅典直航将从每周3班增至5班,上海至雅典直航也将开通。希腊旅游部秘书长弗卢里斯表示,希中文旅交流合作有助于增进对彼此文化和文明的认识,促进相互理解。“两国虽地理位置上相隔万里,但在心灵和思想上紧密相连。愿书写两国人文交流合作新篇章,期待更多中国游客到访希腊。”弗卢里斯说。
“希腊和中国同为文明古国,为人类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前背景下,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等,对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帕夫洛斯·康托斯表示。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27日 17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