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4 05:50:44 来源: sp20241224
中新网 香港9月30日电 (记者 曾平 刘轩廷 朱晓明)今年获香港艺术发展局颁授“终身成就奖”的汪明荃从艺超过半世纪,为演艺界和戏曲界贡献良多。同时她还曾担任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和港区全国政协委员,积极为国家和特区发展建言献策。
如何看待港娱曾经的辉煌?在红馆(位于红磡的香港体育馆,简称红馆)开唱对香港歌手而言为何意义非凡?香港粤剧发展是否后继有人?汪明荃近日接受 中新网 “港澳会客厅”专访,对这些问题作出解答。
香港艺人汪明荃接受 中新网 “港澳会客厅”专访。 中新网 记者 侯宇 摄采访实录摘编如下:
中新网 记者:前一阵香港艺发局向您颁授“终身成就奖”。在演艺圈发展超过半个世纪,如果19岁刚入行的自己今天就站在面前,您会对她说些什么?
汪明荃:我会说这是一份我喜爱的工作,我希望尽力去做好它,然后也会把它作为终身职业,那么加油吧!
中新网 记者:当时知道自己得奖,心情怎么样?
汪明荃:我想终于轮到我了,因为年资已经够了。收到这个消息,当然有些意外,因为一般这些奖都是颁给年纪比较大、年资比较深的艺术家。但是回顾我过去几十年的工作,的确是做了不少,也是尽了很大努力,所以我觉得很高兴。
中新网 记者:您见证和参与了香港影视歌流行文化影响力最鼎盛的时期。对于港娱过去的辉煌,有什么样的看法?
汪明荃:那个时候是各方面都配合,经济、人才都很好,是(上世纪)80年代香港最盛况的时间。不同风格的歌手很多,市面环境、经济环境都非常好。大家都很开心,很(愿意)去花钱,所以创作也很多。现在当然市场更大,但竞争也比较大。而且内地市场不是那么容易去发展,因为本身内地有很多优秀歌手,那么我们香港(歌手)就必须掌握国语歌。香港一般唱广东歌,所以对有些歌手来说比较难,但是现在我们都很努力在学普通话的歌。
中新网 记者:那个年代港娱达到的高峰,是没办法跨越的吗?
汪明荃:那个时候的确是人才辈出,各方面作曲、作词、演唱,都各有特色。而且机会很多,可以到外地登台。我们的电视剧非常受欢迎,很多歌手都要到马来西亚、欧洲、美国、加拿大登台。
中新网 记者:刚才提到新一代的香港艺人,如果要打开内地市场,国语是第一。他们要怎样去提高在内地的影响力?
汪明荃:我觉得现在很难,因为内地的人才太多。也许现在(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好机会,因为大湾区8000多万人,可以说广东话,很接受香港的那套文化。而且地方很大,有乡、镇、村。我们也必须要装备自己,希望把更好的广东文化、香港文化带进去。所以我想首先我们要进入大湾区,然后再参加多些内地综艺节目。也有很多成功的,比如王祖蓝、李克勤,不过机会相对来说还是少。
中新网 记者:现在娱乐圈本身的环境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人们娱乐的方式更加多元,比如通过社交或者短视频平台。现在演艺圈的新人要被更多人看到,是变得更简单还是更难了?
汪明荃:我觉得现在的社会比较复杂,因为内地的市场打开了,世界各地的观众也更多了。市场价值比较多,也可以挣更多钱,但也面对很大挑战。因为一些人讲话是不负责任的,而且没有办法追究。靠这些吵吵闹闹把知名度提升,我觉得不是太好。所以玩这些东西要很小心,还是要踏踏实实工作。
中新网 记者:经过这几十年的沉淀,我很好奇您觉得一位艺人取得成功,更多是靠天赋还是后天努力?艺人怎样算成功,您有自己的标准和看法吗?
汪明荃:天才(天赋)、努力、机遇,几个都不可缺少,还有幸运。假如你有很好的学识,但是你的脸不受欢迎,也很难出头。现在都追求个性,这个人真有性格,他们觉得你表现自己独特的一面,这样就比较容易接受。成功(标准)不一定,我的标准就是大家的标准。我觉得首先要在自己的本行,演戏的就演戏,唱歌的就唱歌,一定要有好的实力。然后面对市场与竞争,肯定身不由己,是别人去挑选你,不是你去挑选别人。所以这些都要很小心去处理。
中新网 记者:距离您首次登上红馆舞台已经过去快30年,还记得1995年首次登上红馆开唱的情景吗?历次红馆开唱,哪些时刻仍记忆犹新?
汪明荃:我还记得。虽然红馆只是(容纳)1万多人的体育场馆,但是在香港来说已经是最高级,其他的场馆都比较小。大家都视红馆为最大的目标,一个歌手可以到红馆开演唱会,表示达到一定的观众数量。而且非常难申请档期,所以我们都非常珍惜这个机会。
我(入行)50周年的(红馆)演唱会我很喜欢,自己也觉得很兴奋。因为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经50年。请了很多朋友过来观看和做嘉宾,还加上是我的生日,所以那次特别热闹。中间有一段节目是唱粤剧,我穿上古装,演了一段水袖,编排得比较好。
中新网 记者:今年(红馆)演唱会心情有何不同,又有什么新的期待?
汪明荃:当然,年龄越来越大,机会越来越少,会更加珍惜和戏迷、歌迷之间保持的一种关系。他们支持(我)这么多年,我说是又回馈给他们。今年还是唱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热闹的(歌),跟大家回顾几十年来的成长过程。最近我推出了一首新歌,作曲是林家谦,(监制是)赵增熹。这是我们第一次合作,一首轻快的歌《Make my day》。就是你带给我开心的一天,只要有你在的地方,我一定会去为你唱歌。
中新网 记者:您的粤语歌《万水千山总是情》已经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当年推出的时候,有想到这首歌后来会那么火吗?
汪明荃:没有。那个时候就觉得这首歌很配合(电视剧《万水千山总是情》)剧情,是说民国初期,怎样去发展事业。(女主角)从学生到少妇,后来打仗(遭)遇(磨)难。我们一方面拍戏,一方面晚上去录歌。我踏进录音室,其实旋律和歌词就已经有了,一般作曲和作词(人)都不会在现场,我自由发挥,所以都是我带着自己的感情去唱。主唱代表戏中的女主角,唱她的心情,不怕人怎么变,但是山水都不变,那个(总是)情,包括爱情、亲情、友情。
我觉得歌词非常简单,但是旋律比较容易上口,大人小孩都会唱,一学就会。那时一般一首歌红不红,就看电视剧受不受欢迎,结果是两样都非常好。尤其每次到外地登台,歌迷非常喜欢听这首歌,美国、加拿大这些地方,他们好像听这首歌特别有亲切感,内地也非常流行。
中新网 记者:您多年来不遗余力推动粤剧发展,现在香港的粤剧发展情况怎么样?
汪明荃:香港现在比较好。经过多年努力,我们现在有专门粤剧演出的(场地)戏曲中心,硬件方面算是够,有几个戏院,还有政府资助栽培新人等。每一年演出的量很多,差不多每年1200至1400场。当然这么大的量,我们人才还是不够。因为戏曲最好从小开始学,(要有)基本功,年纪太大也不太适合。我们还在努力,八和会馆栽培年轻人,香港演艺学院也有粤剧班。我觉得大家一起去努力就好,但是编剧还是比较缺乏。
戏曲不是那么容易唱,尤其粤剧要押韵,你的音和音乐的音、字的音,唱出来合不合适,也很讲究。年轻人越多越好,现在广东湛江来了些年轻人,他们都投入了专业演出,本地也栽培了一些,目前算是最好的时候,但还是不足够。我觉得还是要多宣传,尤其是学校,观众也不够,台前幕后都需要培养人才。
中新网 记者:我们很多中华传统文化,包括粤剧在内,是有历史积淀和底蕴的,正是因为这特质,它其实和年轻人之间是否存在屏障,如果有屏障的话,应该怎样去打破?
汪明荃:现在我们也利用科技把一些可以用的东西放进戏曲。我们在进行不同尝试,我觉得这也是需要的。年轻人觉得戏太长,我们一般要演三个半小时,最好缩到两个小时。所以现在那些新创作的剧本比以前短了很多。
中新网 记者:您之前(作为政治人物)为香港演艺界发声,当年为什么愿意去担任这样的角色?
汪明荃:我觉得这是一种责任。我第一次当(全国)人大代表,是通过广东人大(选举)的名额,那时香港还没有自己(选举)的(全国)人大代表,因为还在英国政府统治之下。我做了其实先后30年,包括(全国)人大代表、(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我觉得通过这几十年的工作,走过很多地方,看到改革开放的成功。越来越大的开放,一切发展得很快,每个城市的经济、楼房,城市的面貌都翻了几番,而且现在年轻人很时髦,他们读很多书,到外地去走走,再回家看看,帮助自己的国家。我很高兴看到内地有那么大的发展。现在已经回归,而且我们的(香港)基本法,各种法律都健全很多,(香港)已经更多地融入内地。
中新网 记者:外界对香港人比较特别的印象,就是非常专业和敬业,所以很多人退休后也愿意继续在所在行业贡献,演艺圈也不例外,包括您也是。
汪明荃:因为我们比较重视传承。我年轻的时候,也是很多长辈教导我们,带着我一直去演。所以现在我是前辈了,我也要把(这种敬业)精神送给下一代年轻人。
中新网 记者:有想过把工作停下来吗?
汪明荃:累的时候也有想过。但是我觉得每一个年龄都有可以做的事。当然我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冲得太前面了,所以我做现在适合我的工作。
中新网 记者:有没有一种精神最能代表香港人,如果有的话您觉得是什么精神?
汪明荃:拼搏吧,而且坚持。努力、勤奋。
中新网 记者:您和罗家英先生的爱情故事是圈内一段佳话,请您分享一下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
汪明荃:互相尊重,给对方自由的时间。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个人时间,我们也是。我给他,他也给我。
中新网 记者:你们在粤剧上面有些合作,其实是非常完美,有点可遇不可求,您怎么看待这个事?
汪明荃:这也算一个缘分。因为,一般我在电视台工作,拍一些比较新的电视剧,那么演粤剧是古老传统的戏曲。所以我还是听他的,他是长辈、师傅。
中新网 记者:一般一个家庭还是会有一个人是主心骨的角色,可以做决策,你们俩谁可能更多的是这种角色?
汪明荃:我想家里大大小小的事还是我说了算,男人都不喜欢这些琐碎的事。那么大家事业上的演出,我们会商量。他需要做一个什么大的动作,也会跟我商量,可不可以去做。因为我们的年纪,时间不是太多了,要掌握时间,做些适合自己的,把好的东西留下来。(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