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3 01:53:35 来源: sp20241223
随着数字媒介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和网络直播平台等成为人们获取资讯、表达社情民意、讨论社会话题的重要渠道,在为人们提供舆论空间的同时,也深刻改变着舆论的生成和传播格局。当前,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舆论引导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提高舆情应对能力和企业运营水平。
首先,重视企业政务新媒体的正面引导作用。
数字技术的发展迫使国有企业的宣传方式发生转型,从传统媒体到“两微一端一抖”的新媒体传播,通过精心策划和运营政务新媒体账号,初步形成了全媒体、立体式的新媒体传播体系。这一传播体系加强了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提升用户对企业品牌形象的满意度和信任感。在新媒体平台上,内容和服务是吸引用户关注和传播的关键。国有企业应注重内容创新,结合企业特点和公众需求,策划和制作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传播力的选题。同时,还要注重内容的时效性和真实性,避免过度炒作和虚假宣传。
新媒体平台是国有企业舆论引导的重要载体。国有企业的政务新媒体兼具政务属性和媒体属性。一方面,权威准确地向公众提供政务信息是政务新媒体的首要职责,要以马克思新闻观作为基本原则开展舆论引导工作,提升党对舆论引导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政务新媒体是国有企业公信力建设的重要载体,要在思想政治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效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因此,国有企业需更加重视政务新媒体的建设,精准地把握舆论导向,及时发布权威政务信息、工作动态、典型宣传等,引导公众理性看待问题,避免负面舆论的扩散,赢得公众信任,提升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高质量的发展。
其次,借助新媒体平台时刻关注企业舆情动向。
新媒体时代,舆论在新媒体平台的助推下呈现出裂变式、即时性、碎片化、多元化、互动性等传播特点。微博、微信、抖音平台以其便捷的传播方式和广泛的用户基础,使得信息在短时间内得以迅速扩散。一条热点信息往往能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传遍全网,引发广泛关注。尔后在平台用户群体叠加和流量经济的推动下,热点信息被用户二次创作。如此形成的碎片化信息再次跨平台传播,极易导致舆情风险。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技术赋权用户,使得用户能够积极参与舆论讨论,进而使不同群体、不同观点得以充分表达,致使舆论场呈现多元化与互动性。然而,由于信息的碎片化和片面性,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也更为激烈,容易引发舆论风波,给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带来严重影响,使国有企业舆论引导工作更加复杂和困难。网民借助新媒体平台,通过现场直播和即时上传使事件带来秒级传播。具体而言,网络受众利用手机将发生在身边的事件拍摄记录下来,再将视频经过加工,上传到社交媒体平台。这些碎片化视频难以呈现事件的全貌,传播者甚至有意无意淡化事件的时间、地点等真实信息,增加了视频真实性的风险。
为此,国有企业需设置专门的舆情管理人员24小时监测企业舆情,应对随时可能爆发的舆情危机,不断加强舆情风险管理,尤其关注负面舆情的发酵,随时发现负面舆情的风险。有关国有企业的负面舆情直接影响企业形象,甚至引发企业公关危机,最终使营销受阻。因此,国有企业在应对负面舆情时,不能忽视新媒体平台发布和传播的有关内容,需在第一时间引起高度重视。
最后,建立健全舆论引导机制。
国有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舆论引导机制,包括舆情监测、分析、研判和应对等环节。通过定期监测和分析新媒体平台上的舆情动态,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舆论风险,确保企业的形象和声誉不受损害。同时,国有企业应积极与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共同策划和推动正面宣传报道,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交流,及时提供权威信息和解读,引导媒体客观公正地报道企业相关情况。此外,舆论引导工作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国有企业应加强对舆论引导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养和舆情应对能力,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维护企业形象的良好氛围。
新媒体时代下,国有企业应该积极应对网络舆情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传统的舆情应对方式,建立健全新媒体传播体系的舆论引导机制,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和沟通、与媒体的合作,培养专业化的企业宣传团队。借助新媒体平台的优势,正确应对舆情,不断创新舆论引导方式,以更加开放、透明、务实的态度面对公众和媒体,促进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来源:中国冶金报)
(责编:赵春晓、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