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人员谈报国理想:丹心从来系家国 做好文明互鉴新桥梁

发布时间:2024-12-15 15:48:30 来源: sp20241215

原标题:留学人员谈报国理想:丹心从来系家国 做好文明互鉴新桥梁

成立至今已有110年的欧美同学会,始终将留学报国作为鲜明底色。21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场座谈会上,百余位留学人员分享留学故事,畅谈报国理想,期待做好中外文明互鉴的桥梁。

百年留学报国路,丹心从来系家国

作为改革开放后归国的留学人员,欧美同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副会长、北京市欧美同学会会长闫傲霜回忆留学往事说,即便彼时海外条件优渥,但无数留学生仍选择回国,“我们深知,只有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建设,才能实现留学报国梦”。

“欧美同学会的百余年历史,与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紧密相连。”欧美同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副会长、德奥分会会长潘建伟从科技角度谈到,早年,以欧美同学会创立者之一詹天佑为代表的留学人员,将西方先进科学理念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做了初步探索;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朱光亚、程开甲等优秀前辈,毅然归国投身“两弹一星”建设,为国家的科技自立自强作出重要贡献。

潘建伟说,当前环境下,面对外部对中国科技创新的围堵和打压,留学人员更应发挥作用、承担重任,助力中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写好留学报国华章。

“当年留学时,常能感受到祖国与别国的差距,这也激励我们尽快学成归来,助力国家迎头赶上。”欧美同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副会长、留苏分会会长刘利民说,如今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增强,留学人员更有底气和自信平视世界,国家所提供施展才干的舞台也更加广阔。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进步也离不开中国。”刘利民说,中国致力于推动全人类共同进步,留学人员也应以更开放包容的态度走向世界。他寄语年轻一代,发挥熟悉留学地和深刻了解中华文化的优势,做好中外人民友好交往的使者,讲好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

中外互鉴新桥梁,民间交流新使者

1991年冬,汪先恩赴日本留学从事消化内科研究,如今在日本顺天堂大学任教,他观察到中国医学水平与当年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20世纪90年代的中日医学交流,常常是中国医生向日本专家请教,现今更多是相互学习、科技互鉴。”作为中西医融合专家,汪先恩也将中医理念与技术带到海外,让世界看到中医的新发展。

“每位海外同胞都是促进文化交流的使者。”苏黎世学联主席李许雯佳介绍,海外民众对中国文化日益展现出浓厚兴趣。10月,中国驻瑞士大使馆和旅瑞留学生及华侨华人共同在瑞士首都伯尔尼举办“遇见中国”文化活动,吸引了不少当地民众参与。

李许雯佳表示,在瑞士的中国留学生中,硕士、博士研究生占相当比重,“我们会继续展现当代中国留学生风采,增进中瑞学生友谊,帮助他们更好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

谈到体育对促进中外民间交流的作用,中国留俄学生总会主席、俄罗斯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专业博士生钟磊说,“这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语言”。2022年至2023年是“中俄体育交流年”,中俄青年在体验武术、滑冰、冰球等两国特色体育项目的过程中,越来越亲近。

练习武术、表演中国古典舞、演奏民族乐器……钟磊身边的留学生个个“身怀绝技”。他认为,留学生正通过展现自身才艺促进中外青年友好交流,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圈”,走向更大的世界。(朱贺 张杨彬 朱延静)

(责编:李昉、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