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1 07:58:19 来源: sp20250101
黑龙江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村民赵志山家新建的房屋。 孙 健摄
赵志山家被水冲毁的房屋。 任春艳摄
吉林舒兰市开原镇新开村异址重建项目俯瞰。 石天蛟摄
北京房山区石楼中学,在此寄宿上学的夏村中学学生正在食堂用餐。 蔡雅莉摄
秋播时节,河北涿州市刁窝镇农民抢抓农时播种冬小麦。 熊华明摄
引子
今年汛期,京津冀和东北等地出现极端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
“我牵挂着受灾的地方。”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期间从哈尔滨市区出发,火车转汽车,一路奔波,来到受灾较重的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察看水稻受灾和水毁房屋重建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东北冬季来得早、时间长,要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抓紧谋划,提前行动,把吃、喝、住、行、就业、教育、医疗防疫等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大小事情考虑得更细致、更周全一些,不留一丝纰漏。要抓紧修复受损房屋,加快推进灾后重建,最大程度减少农业因灾损失,确保受灾群众安心安全。
11月10日,北方入冬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河北受灾较重的相关地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检查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各有关方面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再接再厉抓好灾后恢复重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温暖过冬。
一项项重要部署,一次次关心叮嘱,这份时时放心不下的牵挂饱含着人民至上的深情,温暖着受灾群众,转化为灾后恢复重建的强大力量。
为了解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展情况、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情况和灾区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情况,近日,记者赴北京房山区、河北涿州市、吉林舒兰市、黑龙江尚志市等地进行了深入采访。
既抓工期更重质量,让受灾群众尽早住进新居
寒风凛冽,白雪皑皑。黑龙江的初冬,寒意已浓。环绕尚志市龙王庙村的大泥河、小泥河水面已经结冰。村西头的赵志山家,白墙蓝瓦3间新房拔地而起。
推开门,赵志山热情地招呼记者进屋,脸上带着入住新家的喜悦,“以前取暖靠火墙、火炕,现在新房用上了地暖,房间里热乎乎的。”
8月初,龙王庙村受洪水冲击,全村168户房屋过水受损,赵志山家的房屋被冲塌一半。
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住有所居是关键。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派出90支队伍赴尚志市等受灾较重地区,完成房屋安全鉴定1.87万户。根据灾损程度,综合采取维修加固、翻建新建、借用公房等方式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经过评估,赵志山家被纳入翻建新建范畴。
“新房怎么建,村民自家拿主意。”赵志山告诉记者,施工队把乡亲们请到现场,当面听取大伙儿对房屋基础、房梁及内部结构的个性化需求意见,一起商讨施工方案。考虑到赵志山老两口年纪大了,对保暖的要求更高,施工人员专门在墙体和房顶增加了保温板,在厨房建了不锈钢节能炉,地下铺设了地暖管道。
“用节能炉把水烧热,热水通过循环泵灌入地下管道供暖。”站在节能炉前,赵志山比划着说,“烧炉子用的柴火,我和老伴早就备好了,够用一个冬天。”
“倒排工期、加快施工,让受灾群众尽早搬进新居。”承建龙王庙村水毁房屋重建项目的黑龙江省水利水电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李德伟向记者介绍,与平日同等规模项目相比,重建项目投入的施工人员和设备多了一倍,施工人员每天加班加点、轮班作业,“全村重建的7栋房屋、维修的160栋房屋都在一个月内完成施工,另有1户购买房屋,受灾群众中秋节前就已入住。”
“到10月10日,尚志市因灾受损需新建及维修的4240栋房屋已全部完工。”尚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郭鹏介绍。
既抓工期更重质量,施工队发现赵志山家的房子位于风口上,特意进行了防风加固。环顾赵志山的新家,墙体厚实,门窗结实。“房子四个角上都立了钢筋水泥柱,窗户是三层玻璃,冷风钻不进来。”赵志山说,这栋70平方米的新房共花费8万元,其中政府补助占了大头。
“天冷了,可身上和心里都热乎着呢。”走进吉林舒兰市开原镇新开村村民徐中仁家,80平方米的新房窗明几净,家用小型供热锅炉里炉火正旺,房间里的温度计指向24摄氏度。“这屋铺了地暖,敞亮暖和,灶台和炕也帮我们打好了,省心又省钱。”徐中仁满意地说。
10月22日,新开村首批14户受灾村民领到了新房钥匙,徐中仁家是其中一户。
新开村是舒兰市洪灾后唯一整体搬迁的村庄。因毗邻河道,地势较低,新开村原址受灾严重,246户村民房屋受损。鉴于大部分受损房屋成为危房,且老村庄仍面临山洪风险,镇上充分征求村民意愿后,决定选择地势平坦、地质条件稳定的新开屯南岗异址重建。
“新址与原来的村子直线距离约200米,地势平均高出11米。”开原镇党委组织委员、新开村异址重建项目临时负责人谭宏鹏介绍,“重建房屋分为60平方米、80平方米和100平方米3种户型。”
在新开村异址重建工地入口,一张规划图清晰标注着超市、养老服务中心、污水处理厂、活动广场、农机具停放区、储粮仓区等。步入工地,新建房屋整齐排列,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
“为让村民放心,村里专门成立了由我们4名村民代表组成的房屋质量监督小组。”监督小组组长莫立君说。建设期间,他每天都带队在工地巡查,看砂石含泥量是否超标、水泥标号是否符合要求、钢筋砖瓦质量是否合格。
舒兰市副市长、灾后重建指挥部重建组组长蔡俊锋介绍,截至10月27日,舒兰市1206户修缮房屋已全部维修完毕,829户重建房屋基本完成建设,货币化安置的838户已全部兑付。“重建房屋中,依据群众意愿,计划今年入住的484户选定搬家日期后即可入住;计划明年入住的345户房屋已全部完成主体施工,正式入住前村民已按租房、投亲靠友等方式得以妥善安置。”
在北京房山区佛子庄乡佛子庄村,55户修缮房屋已全部完工并通过验收,48户重建房屋已全部开工;在河北涿州市刁窝镇刁窝四村,由村集体联系施工单位并垫付费用,为8户困难群众援建住房……“感觉很温暖”“心里很踏实”,一路走来,记者时常听到受灾群众这样的话语。
多措并举恢复生产,为受灾群众最大程度挽回损失
“只要地不荒,生活就有盼头。地里长出了麦苗,乡亲们就能看到希望。”走进涿州市豆庄镇白马庄村,一片绿色为北方初冬时节的土地增添了生机。这段日子,村民杨克强几乎每天都要到地里走一走,盼着种下的小麦长得茁壮。眼下,麦苗已经钻出泥土约10厘米,长势喜人。
“今年涿州市冬小麦播种任务28.7万亩,至10月底已全部完成。”涿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金坡告诉记者。
受洪涝灾害影响,白马庄村近700亩农田受灾,脚下这片耕地几乎颗粒无收。“洪水过后,地里种植的玉米全倒了,还冲进来很多垃圾和淤泥。”杨克强回忆道。
8月12日,来自河北保定市竞秀区的包联帮扶工作组党员干部进驻白马庄村,带来了翻犁机、秸秆粉碎机等设备,清理垃圾、粉碎秸秆、翻耕土壤、平整土地,受灾地块很快恢复耕种条件,村民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但新问题随之而来:当地农民的种植习惯是“一茬玉米接一茬麦子”,彼时距播种冬小麦还有约两个月,如何最大程度减少农业损失?
农业农村部8月15日印发的《关于抓好洪涝灾后恢复生产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的通知》提出,“对绝收地块,逐个研究改种补种方案,能收青贮的及时收割作青贮饲料;不能收青贮的及时翻耕,调剂调运救灾种子、化肥等,抓紧改种生育期短、有市场需求的作物”。
“以秋补夏,不误农时。”包联帮扶工作组领队、竞秀区司法局局长滕铭欣说,工作组把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专家请到白马庄村,对土壤墒情进行专业评估,最终选定种植对气温要求不高、技术门槛低且短期就能见到效益的娃娃菜。
种了大半辈子玉米和小麦,大面积种菜还是头一次。“如何选种、怎么管护、卖到哪里,全是新问题。”起初,杨克强心里直打鼓。为打消村民疑虑,包村干部和村干部耐心做工作,工作组免费提供种子,联系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播种。村民平时只需及时浇水施肥,娃娃菜成熟后由竞秀区统一收购。
10月中旬,经过近两个月打理,白马庄村100多亩娃娃菜喜获丰收。村民们收割、打包、装车,从白马庄村运抵保定市区,由竞秀区按市场价购买,供应城区餐馆和机关食堂。
抢抓灾后至秋播前约两个月时段,涿州市6000多亩受灾耕地经平整后改种蔬菜。“我种了8亩娃娃菜,挣了13000多元,与受灾前种玉米的收入基本相当。”卖完娃娃菜,杨克强又马不停蹄地播种冬小麦,希望来年有个好收成。
各地多措并举加快恢复农业生产。舒兰市完成24.8万亩受淹农田排涝工作;房山区向1.2万余户受灾种植主体发放806公斤萝卜种子、1047公斤白菜种子和365公斤油菜种子;尚志市成立6个农技小组深入乡镇,服务指导群众加强田间管理……
记者在尚志市采访时,正值秋收时节。走在龙王庙村的田间地头,一台台收割机正把水稻“吞下肚”,有时扬起一团灰尘。“正常水稻收割,可没这么大土灰。”村民车丽新解释,受过水淹的稻子,外面裹了层泥浆。
今年,车丽新家种了130多亩水稻,其中45亩被淹。“遭灾时,水稻正在扬花期。”车丽新告诉记者,洪水过后,政府派来农技人员指导喷施作业,正好赶上稻穗的下半段开花,还能有点收成,“有20亩稻田绝产,另有25亩经采取农技措施,收获了六成粮食。”
尚志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洪水造成尚志市粮食作物成灾面积37.2万亩。全市多举措降低损失,经农技测产,预计今年粮食产量可再超27亿斤,实现“二十连丰”。
“收割机能进田、收粮车能进村,靠的是把路修好了。”老街基乡政府派驻龙王庙村的包村干部刘力嘉说,为确保秋粮颗粒归仓,施工人员加班加点,赶在秋收前完成了龙王庙村损毁道路的修复施工,“主村道铺了柏油路面,17条田间小路用砂石填平。”
“发了洪水,道路损毁严重,大家都怕收获的粮食运不回来。没想到,路很快就修好了。开着拖拉机在柏油路上来回运粮,那叫一个顺畅稳当。”村民杨春贵抬手指了指,屋边粮仓已满。
秋收前夕,尚志市因灾受损的2104条田间道路、175座桥涵和村屯内其他829条水毁道路、56座桥涵均已修复。
大事小事考虑周全,让受灾群众暖心安心
清晨,走进房山区石楼中学学生宿舍楼,楼内粉刷一新。来自房山区夏村中学的初二年级学生马京龙正在洗漱间洗漱,水龙头里流出的热水温度适宜。
跟着马京龙回到宿舍,房间里暖气充足,几盆绿植生机盎然,床铺上的枕头、棉被叠放整齐。“这是新装的饮水机,随时能喝上热水。”“这是公共澡堂,晚上可以洗澡。”……马京龙领着记者走出宿舍,一路介绍。
夏村中学学生咋住进了石楼中学宿舍?石楼中学校长郭宝群告诉记者,在今年夏天的洪涝灾害中,夏村中学的房屋及教学设施损毁严重,恢复重建难度大、周期长、造价高,短期内不具备开学条件。房山区教委考虑到受洪水影响较小的石楼中学距离夏村中学相对较近,设施条件较好,决定让夏村中学的87名学生今年秋季学期在石楼中学复课。
夏村中学学生分布在3个村庄,居住最远的学生离石楼中学有10多公里,每天来回不大方便。“特别是到了冬季雪天,道路结冰湿滑,很不安全。”郭宝群说,学校给区里打报告,申请安排这些学生在校住宿,“很快,区里就拨付了近200万元资金对学校宿舍、食堂等进行改造,同时为每名学生购买了被褥、脸盆等11件住宿日常生活用品。”
在石楼中学食堂,记者看到新添置的桌椅、冰箱、消毒柜等。这里,每周菜谱提前公布,每日菜品不重样,中晚餐按照两荤一素标准为学生供餐。
国庆节后,夏村中学首批66名学生顺利入住,周一至周五在石楼中学寄宿上学。为方便寄宿学生周末回家,房山区协调公交公司调整公交线路接送学生,不用换乘,直达到村。
“还是原来的同学在一个班,还是原来的班主任。”马京龙很快适应了石楼中学的学习生活。为减轻学生家庭负担,学校还为寄宿学生申请了生活补贴,并减免相关费用。
离开石楼中学,记者来到房山区佛子庄乡佛子庄村。村里不少院墙上的洪水印迹依然清晰。低保户姜小青说,洪水冲倒了院墙,冲走了窗户,也冲走了准备过冬取暖的煤。
今年咋过冬?随姜小青走进他家院子,只见院墙已经垒好,房子新装了铝合金门窗,一袋袋环保型煤用油纸盖好,整齐码放在屋外。“政府不仅帮咱免费修房,还由村里统一订购了环保型煤,9月底就发下来了,一共2吨,够今冬烧的。”姜小青说,“政府补助了大头,给咱减轻了不少负担。”据了解,佛子庄村订购的141吨环保型煤,已经全部发放至村民家中;一些用电取暖的村民,供电单位也已上门检修了线路。
走进涿州市双塔街道永济秀园小区,室外寒气逼人,居民家中温暖如春。“从11月1日开始,小区就供暖了。”居民董彩英告诉记者。
在永济秀园小区热力站,负责人李亚军和同事们正仔细查看控制器和每个仪表盘,并将数据填写在记录表上。
这个热力站承担着永济秀园等2个小区共1500多户居民的冬季供暖任务。洪灾中,热力站的循环泵、补水泵、变频柜、配电柜等被洪水浸泡,损坏严重。“8月5日起,我们就安排人员进场抢修,用了4天时间更换设备。”热力站维修班班长张豹介绍,之后又对小区一楼进水住户开展了两次走访,查看管道、暖气片等设施,确保正常供暖。
“涿州市城区共有111座热力站,其中31座在洪灾中受损。经过检修,到10月24日所有受损热力站全部达到供热条件,11月1日主管网正式供热。”涿州市供热和燃气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姜泳介绍。
记者随后来到位于涿州市的北京英典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图书仓储基地,只见仓库的地上整齐摆放着许多快递纸箱。备货员们戴着白色手套,在过道里来回穿梭,把一本本没有拆封的新书分门别类装进箱子,打包后发往全国各地。
“学生有学上,家庭有收入,全家人都安心。”备货员冯培培告诉记者,自己家住涿州市刁窝镇刁窝一村,房屋一楼进水受了灾。前段时间,她白天骑车来仓储基地上班,晚上回家修房子,“铺地砖、刷墙、买家具,样样都要花钱。好在工作还在,每个月工资五六千元,解决了很大困难。”如今,冯培培的家经过重新装修,已能正常居住。
保障企业复工复产,也是保障部分受灾群众就业。灾情发生以来,涿州市全力开展助企纾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对受灾经营主体于今年8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新增贷款给予3年财政贴息。
“这次水灾,造成公司图书仓库进水达3米,损失图书达2亿码洋(全部图书定价总额)。我们已申请到一笔贴息贷款,解了燃眉之急。”北京英典电子商务公司副总经理刘警慧说,图书仓储基地9月上旬完成清淤消杀,正式复工复产。
截至11月5日,涿州市1685家受灾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复市。
让受灾群众端牢就业饭碗,解决办法既着眼本地,也放眼周边。“涿州北部受灾乡镇与北京房山区接壤,每天有公交车往返,通勤方便。我们专门联系了北京丰台区、房山区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企业前来招聘。”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级主任科员郑清莹介绍,灾后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18场,提供就业岗位9700多个。
不久前,一场招聘会在涿州君悦广场举办,69家招聘企业中,13家来自北京。当日参会群众近500人,其中225人达成就业意向。涿州市东仙坡镇居民王军与房山区一家人力资源企业现场签订了就业意向书,“上班地点离家不远,每天骑着电动车就能往返,收入稳了,心也安了。”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20日 13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