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疆考古中读懂多元一体——“载瞻载止——新疆考古百年”文物展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2024-12-21 19:27:12 来源: sp20241221

  近日,“载瞻载止——新疆考古百年”文物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由北京市文物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博院主办,以新疆考古百年来的发展为主线,通过“蓝缕筚路启朝华”“规模渐具开闳阔”“前行砥砺致高远”三个部分串联文物及历史资料展品,还原中华文明交流的历史,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

  “新疆考古百年”展是在什么契机下诞生的?新疆考古人在百年间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如何让文物“说话”,讲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中国新闻》报记者采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考古所”)相关工作人员以及联合策展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陈凌教授,讲述展览背后的故事。

3月5日,参观者在首都博物馆中欣赏“载瞻载止——新疆考古百年”文物展展出的文物与图文资料。

  以东方学术话语展示东方智慧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疆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成为欧洲探险家竞相发掘的重要区域。彼时,外国探险队不仅肆意劫掠文物,还通过考察搜集情报。

  “一方面,这些探险者是西方的知识背景,对东方文化不太了解,这使得探险成为文化掠夺;另一方面,他们的探险是配合西方的殖民扩张进行的,所以他们更关注的是西方对东方的影响。”陈凌介绍道。

  在进行新疆考古研究时,西方学者往往采用以西方为主的阐释体系。他们在分析新疆古代文物特点时多以希腊、罗马等西方元素进行比照,并将东方建构为被动、失语的状态。因此,建立东方的学术话语,即以文物讲述中华民族共同体及文化认同的形成过程,显得十分重要。这也是陈凌强调的“新疆考古研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据新疆考古所工作人员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考古迈向新的发展阶段,立足新时代考古工作的历史定位和时代责任,着力推进奎玉克协海尔古城、卓尔库特古城、石城子、石头城、唐朝墩、拉甫却克古城、大河古城、克亚克库都克烽燧等以古代城址、长城资源为中心的历代军政建置体系考古与研究。

  古人是如何理解这个世界的?他们的文化认同如何?这不仅是一代又一代前往新疆的考古工作者寻找的答案,也是此次“新疆考古百年”文物展希望向公众展示的内容。

  在新疆和平解放75周年之际,回顾以往考古研究者的成就,展示新疆文化遗产中的东方智慧,是举办这次展览的一个重要目的。

镇墓兽,1975年出土于吐鲁番哈拉和卓墓地。

  边走边“修路” “烽火”报平安

  作为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的深山、草原、沙漠分布有众多古代遗迹。比如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尼雅遗址,被确定为汉代丝绸之路南道重要绿洲城邦——“精绝国”故地,出土于尼雅遗址一处墓地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新疆是考古工作者的宝地,同时也是考古环境最艰苦的地区之一。被称为“新疆考古第一人”的黄文弼,其好友刘半农曾描述他在沙漠戈壁中“瘦骨一撮不胜衣,身披一袭老羊皮”;新疆考古所原所长伊弟利斯,长期深入沙漠参加考古发掘,喝铁锈水,吃牙膏饭,差点迷失在沙漠中;新疆考古所现任所长李文瑛曾是小河遗址考古队中的唯一一名女性,坚守荒漠的不易可想而知……这样的例子在新疆考古界数不胜数。

  在位于新疆尉犁县荒漠中的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四周有大片盐碱滩,一脚下去一个坑。考古研究员定期驱车90公里到县城购买物资,为顺利开车过盐碱地,还得到河边割芦苇、扎成捆、铺在路上,“一边‘修路’,一边向前”,新疆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胡兴军说道。胡兴军是克亚克库都克烽燧考古团队的负责人,他与团队成员确认了烽燧为唐代“沙堆烽”旧址。这里出土的大量文书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其中,《韩朋赋》《游仙窟》等通俗文学作品的发现,让古代戍边将士的生活变得更加生动鲜活。

  “唐代烽燧有早晚点平安火的制度。我们在荒漠中,每天也要给家人报平安。”胡兴军说,因地处荒漠,信号不好,考古队员收工后会在营地附近的土堆上插一根长竿,高高吊起一个小桶,手机放到桶里,由此有了信号,方便大家“蹭网”。从千年前的“平安火”到千年后的“数字平安火”,传递的都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为之努力奋斗的精神。

牛车,1975年出土于吐鲁番哈拉和卓墓地。

  沙尘相伴 风餐露宿

  新疆气候干旱,使得文书、绢画这类文物得以良好地保存原貌,出土时依然保有原本的色彩,“像刚画出来的一样”。陈凌介绍,一般情况下,考古发掘过程中会适当洒水以便观察地层堆积情况,但为保护壁画、纸质文书,考古队员只能干挖,“一天下来,耳朵、鼻子、眼睛、嘴巴都是沙土”。

  新疆四季和昼夜温差极大,在酷暑和严寒中开展工作,对于考古研究者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荒漠的夏季可以一直延续至10月,地表温度甚至可达60摄氏度。除了忍受酷热,考古人员还要跟蚊虫作斗争。“进入考古地几分钟,蚊子就爬满了全身。回来一看,腿上被叮了上百个包。”陈凌说,“什么驱蚊喷雾都没用,穿冲锋衣、秋衣,蚊子都能叮进去。”胡兴军和团队的营地搭建在河边,每晚被蚊子“狂轰滥炸”,一觉醒来,人人“遍体鳞伤”。

  在烽燧,10月还是盛夏天气,11月便迎来冬季初雪,白天气温降至零下20摄氏度左右。考古队员的帐篷无法抵御寒冷,只能彻夜烧炉火取暖。

  主持吐鲁番吐峪沟石窟考古工作时,由于平时采购物资不便,陈凌与吐鲁番研究院的小伙子们经常只能喝从沟里打上来的水,水中常常还沉淀着沙土。

  不过,在连续数日辛劳后,考古队员们偶尔也会“打打牙祭”。2021年的“五一”劳动节,胡兴军特地备了羊肉,晾在院子里,打算给大家改善生活。没想到,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看,肉不翼而飞,原来是被狐狸偷走了。

  考古过程充满挑战,考古成果令人振奋。新疆考古人每年里有近半年的时间都坚守在考古第一现场,在艰苦的条件下,支撑着一代又一代考古研究者的力量源于他们“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陈凌看来,在古代,艰难的地理环境也没有阻挡东西方文明的对话和交流,“正是因为有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了解,才促成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这彰显了中国讲求文化多元性、开放包容的理念。文化是‘交响乐’才精彩。”

  小河墓地何以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天山昆仑、大漠戈壁,新疆不仅有壮阔的自然美景,还有古城、烽燧、壁画与墓葬等数不胜数的古代遗迹。古代新疆多民族聚居,生产技术、文化观念、风俗习惯在碰撞中交流融合。这些古城是集中体现各民族密切互动交流的载体,也是历代中央政权有效治理新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

  位于哈密市的拉甫却克古城,据推测是唐伊州纳职县旧址,周边发现了墓地、佛寺、仓储等遗存,是一处分区明确、布局完善的城市聚落。在这里发现的斜坡墓道墓属于典型的中原地区丧葬习俗,在唐代非常流行。

  位于罗布泊地区的小河墓地被视作新疆史前考古的重大成果,也是2021年评选出的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

  在众多的墓葬中,为什么小河墓地能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小河墓地是新疆史前考古的重大成果。遗存显示出塔里木盆地青铜时代文化的独特性、多元性和复杂性,为新疆史前考古文化、史前社会原始宗教、信仰的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厚的资料。小河墓地举世罕见的奇特葬制,充满了浓郁原始宗教的文化氛围,极大地拓宽了人们认识史前人类精神文化的视野。以小河墓地为典型遗存的小河文化,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北方草原地区、河西走廊及中国西北的其他地区进行物质、精神的文化交流,阐释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亚洲大陆上多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区域,展示了自史前时期开始,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斑斓多彩。”新疆考古研究所负责人解释道。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为何珍贵?

  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通道,也是多元文明和多种宗教信仰的传播汇聚之地。

  陈凌说,新疆文化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无法割裂,“这在和田壁画中也可窥见一斑”。

  从新疆和田地区达玛沟佛教文化遗址出土的《毗沙门天王》壁画描绘了古于阗国守护神毗沙门天王的威严形象,在画法上也突出体现了以尉迟乙僧父子为代表的“铁线描”“凹凸法”等技法。从壁画人物的长相、服饰可以推断出佛教从南亚传至中原的路径。“佛教是通过南亚地区逐渐传到中原地区的,在这个传播的过程中,佛教先经过新疆,然后经过河西走廊,再逐渐往黄河流域传播。各民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具体的物质文化中都有所体现。”陈凌说。

  如果说《毗沙门天王》壁画描绘了文化交流的动态路径,那么《弈棋仕女图》屏风画则将文化交流的印迹展示得具象生动。画中,一位丰颊硕体、雍容高贵的仕女正侧坐于榻上,右手执棋将要落子。这幅1972年出土于吐鲁番的唐代仕女人物画反映了中原地区与新疆地区文化交流的盛况。公元640年,在唐太宗的推崇下,围棋在中原地区风行,并远传至西域。画中贵妇身旁有仕女在端茶、观棋,形象地展示了中原等地区文化对新疆地区文化产生的影响。

《弈棋仕女图》屏风画,1972年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此次展览中,该画作以视频形式展出。值得一提的是,画中人物丰颊硕体、雍容高贵,是唐代仕女人物画的典型特征,形象反映了当时流行于吐鲁番地区的社会风尚。公元640年,唐朝设西州后,新疆地区与中原地区文化联系日益紧密,中原等地区文化对新疆地区文化产生的影响也日益深远,这幅仕女图即是新疆地区文化深受中原文化浸润的见证。

  汉代的织锦亦是古代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比如前文提到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这是1995年出土于新疆和田的汉代织锦护臂。该织锦有白、青、黑、赤、黄五色经丝,用篆体汉字织绣着中国传统天文星占的占辞——“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其上织有汉代典型的云气纹和代表日月的红白圆形纹,还有凤凰、鸾鸟、麒麟、白虎等辟邪瑞兽,代表了汉代高超的织锦技术,体现了汉代阴阳五行的思想,反映了精绝王族对中华文化的推崇与认同。

  此次展览中,新和乌什喀特古城出土的汉归义羌长印是汉朝在西域推行官印制度的重要物证,也反映出归义者与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参与维护国家统一和西域开发建设的史实;而新和克孜勒协海尔遗址出土的“常宜之印”等带有吉祥祝语的文物在新疆时有发现,体现了西域各族居民对中华文化的深厚认同和情感寄托。

  新疆考古工作者在一次次考古发掘工作中揭开历史原貌,带来更多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多元一体的生动例证。残垣断壁、尺砖片瓦,无不见证了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丰富的考古实物和文化遗存为阐明中华民族共同体、多元一体格局等提供了有力支撑。(完)(《中国新闻》报 作者 尹李梅 实习生 宋珂欣 艾尔夏提·艾尼 图文报道)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