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心如何城市更新?发掘文化特质与精神标识

发布时间:2024-12-15 18:44:12 来源: sp20241215

   中新网 上海2月19日电 (记者 陈静)近年来,上海正加速推进城市更新。如何让有机更新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政府部门探索的课题。上海中心城区正探索发掘城市空间鲜明的文化特质与精神标识,让城市既存“物”,又留“脉”,真正传承好文化底蕴进而增强发展动力。

  记者19日走访位于上海市中心的静安区了解到,坐落于衡复风貌保护区内的巨富国潮文化馆,遵循街区场地的历史格局与空间肌理,打造功能复合、新旧共融的艺术空间;静安区图书馆(天目路馆)扩建及北站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项目结合里弄石库门特色与保留建筑要求,局部设置室外公共空间,与北站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项目统一设计、整体建设,积极打造石库门主题的“海上书坊”。

张园保护性开发项目实现优秀历史建筑群落保护和城市更新深度有机融合。(静安区新闻办供图)

  位于南京西路风貌保护区的核心区域的张园正式开放以来,备受关注。在张园项目中,优秀历史建筑群落保护和城市更新深度有机融合,相关部门对区域综合开发方式的探索将为未来上海历史风貌片区开发积累经验。目前,该项目持续推进西区招商与酒店、美术馆、演艺中心前期筹备工作,注重“首店”“首秀”“首发”效应;东区项目2023年内全面开工,计划2026年建成。

  在城市更新中,静安区着力优化环境品质,推动公共空间提质。在苏州河两岸品质提升与城市街区环境微更新中,相关部门结合苏河湾公共绿地整体设计,积极创建慢行交通示范区;以“一桥孔一主题”因地制宜开展苏州河两岸桥下空间亮化美化提升。

北苏州路公共空间鸟瞰图。(静安区新闻办供图)

  静安区方面表示,今年将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强化区域统筹、系统性思考、整体性谋划,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比如,进一步推进东斯文里项目“三师联动”成果转化,以建成“一江一河”发展格局中滨水区开发的标杆区域为目标,推动形成静安发展新的增长引擎,辐射带动苏河湾地区整体价值提升。“三师”是指:责任规划师、责任建筑师、责任评估师。

  据悉,静安区在城市更新中彰显文化品格,实现城市风貌新旧共融。上海首幢税收“百亿楼”恒隆广场,结合公共空间联动城市更新,增加了商业功能面积。基于功能提升研究,恒隆广场向公众提供24小时开放公共空间3850平方米的同时,获得了新增商业建筑面积3080平方米。该区方面表示,希望通过城市更新带动环境整体提升,以全面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抓手,认真梳理民众“急难愁盼”问题,综合统筹医疗、教育、养老、绿色空间等各类项目建设。

  如何把政府“自上而下”推动城市更新与企业“自下而上”参与城市更新更好地结合起来,也是静安区政府不断思考的问题。该区不断努力,充分发挥企业主观能动性,确保项目落地实施,逐步实现区域东与西、南与北之间功能协调和能级提升。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创新推动低效产业用地转型,低效工业用地盘活和低效楼宇转型升级方面,静安区的探索已经初见成效。相关地块、酒店项目已为优质产业在静安区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载体。在繁华闹市区,威海路500号将升级为位于CBD的度假型酒店,从纯商业酒店模式转变为叠加多种城市功能的高复合模式,目前该项目在施工收尾阶段,计划2024年竣工。

  静安区方面当日告诉记者,2024年,该区要在低效园区提质增效方面有新突破:对有转型意愿的低效园区积极支持;对转型意愿不强的低效园区要建立倒逼机制,实实在在提高一批。相关部门将对工业上楼、土地融合管理等做些探索研究,全面促进形成发展新动能。(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