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0 20:15:04 来源: sp20241230
中新网 拉萨11月6日电 题:海拔4300米的坚守 西藏移民警察用行动书写忠诚担当
作者 贺烈烈 谢牧
“戍边卫国、以站为家。”这是西藏日喀则边境管理支队鲁鲁边境检查站民警职工无声的誓言,也记录了该站48年来屹立雨雪风沙、诉说忠诚戍边的历史。
作为扼守中尼边境最重要的检查点,G318国道进入珠峰必经之地,全站民警职工在海拔4300米岗位上,以查缉管控和服务发展为工作主线,践行“宁可让生命透支,绝不让使命欠账”光荣传统,有效维护了边境地区安全稳定。
图为西藏日喀则边境管理支队鲁鲁边境检查站开展“走访慰问暖人心”活动。 鲁鲁边境检查站供图15秒通行:查验模式安全高效
“请出示您的有效证件,请问前往哪里?”在该站执勤现场,民警王连成正引导前往珠峰方向的旅客,有序接受查验。
读验证件、人像比对,针对部分自驾游群体,每名旅客通过时间,最快15秒。
“我们严格按照‘四必查、五不分’工作要求,对人员、车辆100%查验。”该站副站长陈昕说,“来往珠峰景区、樟木口岸的旅客较多,这几月平均每天通行约4000人次,边境管控和查缉任务越来越繁重。”
图为西藏日喀则边境管理支队鲁鲁边境检查站民警对过往车辆及随车人员进行检查。 鲁鲁边境检查站供图近日,民警格桑塔杰在查验只乘有一名人员的轿车时,从后备箱发现一名绕关闭卡人员,后交由定日边境管理大队进一步处理。
为应对这一情况,该站从人防和技防两个层面入手。
人防方面,实行15人一队、24小时勤务轮换模式,并总结出“六看”查缉法(看照片对年龄、看原籍听口音、看行李问目的、看同伴对关系、看举止对职业、看货物对货单),大大提高了查缉效率。
技防层面,紧跟西藏自治区“智慧边防”和西藏边检总站“7145”工程,升级建设“智慧检查站”。在查验通道两侧的摄像头,可主动预警人员、车辆绕关闭卡行为;查验区,民警手持终端、探测仪和警犬“汪汪队”加持,实现一台大货车5分钟快速查验通行。
今年以来,该站查验旅客已突破155万人次、车辆48万余台,是建站以来的最高纪录,人员、车辆流量较2022年同期增长2.1倍。
12面锦旗:彰显爱民情怀
“我执勤的区域面积也就二十平方米,现白岗勤务平均一天超过20000多步。”该站民警曹宪林说。曹宪林以前是军医,现兼顾群众突发疾病的救助,经常需要往返各勤务点。
10月16日,一名从成都自驾游过来的殷女士,向执勤民警马超求助,称车上的老人出现了高反,呼吸困难。马超随即呼叫曹宪林,一同把老人扶到查验大厅便民服务室休息、吸氧。待老人有所缓解,曹宪林便又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图为西藏日喀则边境管理支队鲁鲁边境检查站民警在便民服务室为旅客提供暖心服务。鲁鲁边境检查站供图该站站长胡开红介绍,他们立足执勤现场工作实际,还协同定日县人民医院、县消防救援大队及汽修厂,建立了紧急救助联动工作模式,将以往被动的传统服务模式转变为主动高效的一体化服务,积极彰显检查站的爱民情怀。
G318国道被誉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这两年不少人拉板车或推车徒步游藏,一边走一边进行直播。
或旅客身体原因或气候,时常出现求助类警情,该站民警总是第一时间救援,得到社会广泛赞誉。去年以来,该站累计为过往旅客提供服务200余次,救助遇险车辆30多辆、群众25人,收到群众送来的锦旗12面。
10级风沙:种下绿色“战”风沙
“又起风霜覆晚星,江天小站早凄清……”2022年,河北唐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实践锻炼民警唐硕,于凌晨边境巡逻途中有感而发——《鲁鲁边境检查站感怀(七律)》。
11月初的鲁鲁站,凌晨气温皆零下15摄氏度,而实行24小时查验任务的执勤民警们还在忙碌着。
“冷就多穿衣服嘛,但风沙季节可麻烦了,有时院子里的沙尘,十几辆小推车才能装完。”陈昕向笔者一边展示手机视频,一边说,“今年年初还刮过10级大风,沙尘遮天蔽日,能见度只有十米,口鼻进风沙更是不足为奇。”
图为鲁鲁边境检查站组织民警在营区周边和查验通道附近开展冬灌排水、施肥等绿化养护工作。 鲁鲁边境检查站供图该站位于高原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又处在风沙地貌地段,几十里外还有著名景点——“十万沙丘”。除检查站,周边可视范围内没有一棵树,远眺无任何绿色。“以前常有人说,这个地方待得住,就是奉献。”陈昕说。但民警们并没有满足于“待得住”,他们还在这高寒之地创造奇迹。2018年起,该站实施造林计划,在驻地周边已种活了200多棵小树苗,让“不毛之地”逐渐焕发勃勃生机。
付出就有回报,这个站先后被公安部表彰为“全国反走私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获评国家移民管理机构“全警实战大练兵标兵单位”,荣立集体三等功2次。(完)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