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货币余额超过300万亿元 金融持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4-12-29 09:14:48 来源: sp20241229

人民网北京4月18日电 (黄盛)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3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4.8万亿元,同比增长8.3%。狭义货币(M1)余额68.58万亿元,同比增长1.1%。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1%。一季度净投放现金3766亿元。

针对上述M2余额,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4月18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M2余额超过300万亿元,是过去多年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反映。总体看,当前存量货币确实已经不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在加快推进,经济更为轻型化,信贷需求跟以前相比有所转弱,信贷结构优化升级。

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信贷数据,今年一季度,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9.11万亿元,比2023年同期低1.59万亿元,但比2022年同期高7730亿元;一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1.36万亿元,同比虽然有所少增,但是与2020—2023年同期均值相比基本持平。一季度企业债券净融资1.12万亿元,同比多增2551亿元。一季度,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分别增加1983亿元和5500亿元,同比分别多增2024亿元和814亿元。

“各方面对这种变化有认识和适应过程,一些银行在内部考核上还有‘规模情节’,超过了实体经济的有效融资需求;部分企业借助自己优势地位,用低成本贷款融资买理财或转贷给别的企业,主业不赚钱,金融反而成为主要业务,因此容易形成空转和资金沉淀,降低资金使用效率。” 邹澜表示,将加强对资金空转的监测,完善管理考核机制。未来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有效融资需求恢复,社会预期改善,资金沉淀空转的现象将会缓解;当前庞大的货币总量增长可能会放缓,数据上会有扰动,不宜做简单同期比较。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始终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近年来整体的货币供应与实体经济的需求基本相匹配。目前在信贷结构优化升级的情况下,如何盘活这300万亿存量货币,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进一步的支撑,支持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将成为政策发力点。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向人民网记者表示,当前政策面的重点是盘活存量贷款,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做好“五篇大文章”。因此,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建议适度淡化对信贷、社融总量的关注,重点观察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资源对重点领域有效需求的满足程度,其中包括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绿色贷款等的增速。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负责人张文红在4月18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认为,总体上看,一季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长与今年的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基本匹配,特别是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实现8.7%左右的增长,实际上增速并不低。同时,今年中国人民银行更加注重引导金融机构信贷均衡增长,一季度新增社会融资规模虽然同比有所回落,但仍处于历史上较高水平,在稳固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同时,避免过度冲高导致后劲不足,有助于增强信贷增长的可持续性。

(责编:郝帅、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