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网络小游戏打一个“未保补丁”

发布时间:2024-12-30 02:35:43 来源: sp20241230

  小程序游戏符合新闻出版部门对网络游戏的定义,理应包含在网络游戏的范围内,理应与独立软件类游戏一样,接受监督,建立防沉迷机制。

  近日,有不少家长向媒体反映,自家孩子总喜欢抱着手机玩游戏“不撒手”,家长们对此苦恼不已。这些网络小游戏通过链接或小程序即可进入游戏界面,不需要下载、注册,不需要密码,也没有每周游戏3小时的限制等。

  网络小游戏,侵权大漏洞。对于独立软件类(APP)游戏或传统认知中的“大游戏”,社会各界已出于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目的提升了警惕防范意识,并用“青少年模式”“防沉迷系统”对未成年人玩游戏的身份验证、时长、消费金额等进行了严格限制,尽管还存在着未成年人利用父母等成年人身份登录游戏、通过付费租赁账号玩游戏等规避防沉迷系统限制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游戏防沉迷系统已经日益完善成熟,并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令人担忧的是,防沉迷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摁住了“大游戏”这个“葫芦”,却让网络小游戏这个“瓢”浮了起来。

  网络小游戏顾名思义有着“小快灵便”等特点。网络小游戏大多链接在社交软件或网页上,玩家无须实名认证,或只需初次实名认证(如某社交账号被家长实名认证过,根据社交软件运营商的合理信赖规则,后续有孩子使用社交账号时也会被默认为成年人),无须下载客户端,无须注册,无须密码及验证码,即可轻松进入游戏,且玩家随时可玩,游戏过程没有痕迹。网络小游戏看似简单无聊,但往往通过色彩艳丽的卡通人物或是夸张、怪诞、激发好奇心的标题吸引低龄未成年人。不少成年人都会对网络小游戏上瘾,低龄未成年人心智发育尚未成熟,自制力差,更易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大量网络小游戏规避了“青少年模式”,游离于防沉迷系统之外,给未成年人提供了玩游戏的捷径,打开了另一扇游戏之门,消耗了未成年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损害了未成年人的健康,影响了未成年人的学业。一些小游戏还存在着诱导充值、涉黄涉暴等问题,在更多环节侵犯未成年人尤其是低龄儿童的合法权益。

  根据新闻出版部门发布的《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移动游戏是指以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为运行载体,通过信息网络供公众下载或者在线交互使用的游戏作品。嵌套于网络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的小程序游戏符合新闻出版部门对网络游戏的定义,理应包含在网络游戏的范围内,理应与独立软件类游戏一样,接受监督,建立防沉迷机制。

  社会亟须给网络小游戏打一个“未保补丁”,堵住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漏洞。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中单列了“网络沉迷防治”一章,规定了教育、卫健、市场监管等行政机关、学校与教师、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等多方主体对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防治责任。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就《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对网络游戏出版经营单位落实防沉迷责任、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提出了明确要求。相关责任主体应以这些法规的落地或规章的制定为契机,推动小程序游戏进入网络游戏防沉迷监管范围,明确小程序游戏的性质、范围,明确监管的标准,明确游戏运营商以及社交、短视频网络平台运营商在审查游戏内容、建立防沉迷机制、加强身份验证、限制游戏时间等方面的责任,给小程序游戏套上“反沉迷紧箍”。监管部门则应加强体验式监督检查,通过约谈、查处、限期整改、下架、曝光等手段倒逼相关运营商增强自律意识,守住法律底线,规范经营行为,积极履行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责任。

  同时,家庭、学校也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关注,教育、监督、引导未成年人有节制地接触网络游戏,远离网瘾“泥潭”。

(责编:马昌、薄晨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