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九成受访青年喜欢读书,多元化阅读体验各有所好

发布时间:2024-12-15 12:52:04 来源: sp20241215

  “想提升素养,我就会看社会学的书;想提升英语能力,我就会看英文名著;想好好放松的时候,我就看看有趣的网络小说。”华中科技大学的李文雨在过去的一年里,大概阅读了六七本书。作为医学生,李文雨的大部分时间被课业占据,能用来阅读的时间很少。在她看来,这个数量虽然不多,但她已经感到比较满意了。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对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的阅读情况展开调查,共计回收就读或毕业于105所高校学生填写的有效问卷1611份。调查结果显示,近九成受访者喜欢读书,约六成受访者在过去一年读了5本以上的书,其中,22.2%的受访者在过去一年里读了11本书以上。

受访大学生读书涉猎多元,呈社交化趋势

  作为一名理工男,北京理工大学的李芃坤偏爱刘慈欣的科幻作品。但真正论起读书,他实则是一个“杂食动物”。科幻小说、人物传记、科学名著、政治军事……只要有兴趣,他都会涉猎。“我可能比较看重内容,只要它的内容好就行,自己感兴趣、能读得下去就会去读。”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77.0%的受访者热衷阅读小说类读物,42.6%的受访者倾向阅读文学名著,33.8%的受访者会看漫画绘本,心理学、人物传记、生活实用、历史等类型的书籍他们均有所涉猎。

  针对不同的书,李芃坤有不同的读法。“一般读小说就不会做笔记,但是会记录一些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对于比较深奥一点的,比如《西方哲学简史》,肯定要去做笔记梳理,不然会没有什么头绪和收获。”

  中国传媒大学的杨骏怡进入大学以来,阅读领域主要集中在专业的论文文献以及社科类书籍。在阅读前,她会选择一家互联网平台上的书目推荐信息作为参考依据,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在平台上检索图书信息以及大众书评。

  作为资深网民,杨骏怡会在互联网平台上分享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和书评。在她看来,这类平台给了普通读者一个发声的机会,“就像是与同好们的一种隔空对话。”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近一半受访大学生有和他人交流阅读感受的习惯。李文雨也找到了一种让阅读更加有趣的方法——找书友。她会和朋友以给对方布置任务的形式,共同约定看一本书。“比如我们今天要一起看到第几章,然后要想出3个问题给对方提问。之前看悬疑小说,我们就会一起猜测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以及接下来的剧情走向,交流起来特别有意思。”

  对刘琴来说,读书也是一种交朋友的方式。两年前从西南大学毕业的她,现在是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索溪峪街道田富村村书记助理。从上中学起,书就是她的心时常停靠的港湾。“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非常厉害的人交朋友。”

  但这种交友不仅限于神交,刘琴认为,爱书的人之间,自有相互识别的“暗语”。她曾在读书活动中遇到了一位微信名叫“Echo”的“文友”。“我问她是不是喜欢三毛,因为三毛的英文名就是‘Echo’,她说确实是如此。即使我们第一次见,但读过同一本书,我们就是素未谋面的朋友了。”

  在中青校媒调查的受访者中,39.1%认为通过读书能够“增加谈资,扩大交友”。“社交化的确是当前大学生阅读趋势呈现的主要特点之一。”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教授李新祥表示,这与当前大环境下网络技术、各类阅读产品的普及以及Z世代的特性都密不可分。

受访大学生阅读不追求目的,但享受收获

  中国政法大学的张策最近迷上了武侠小说,他刚刚看完古龙的《小李飞刀》,在此之前,他已经看了《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等经典作品。对于功利化的读书,他向来敬而远之。“因为这种带着任务和负担的阅读会让我觉得比较痛苦。我也不追求在阅读中获得提升,我只把它当作一种精神的享受,每次阅读就好像跟随主人公来到了书里的世界完整经历了一遍故事。”

  和书产生过的灵魂碰撞,刘琴数不过来。刚工作时,刘琴总觉得自己和周围的同事格格不入。年轻的同事们常常约着一起吃饭、出去走走逛逛,但刘琴不爱参与这些集体活动,更愿意一个人回去看书。那段时间,她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书中刚好讲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下乡插队时,其他知青常常相约去哪里‘蹭饭’,但他不去,就坐在那看书”。

  书中的故事,给了刘琴坚持自己的勇气。在她眼里,读书一方面是工作、学习的工具,帮助她解决一些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的获得感,是读书带来的心灵的安宁。“有句话说‘此心安处是吾乡’,在书里,我可以找到我的家。”中青校媒调查显示,83.4%的受访者认为读书可以拓宽视野,充实知识库;76.6%的受访者认为读书可以修炼心性,提升素养。

  回顾自己的成长路程,刘琴发现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常常觉得非常无助,“我好像没有办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但《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的一句话,每每在她怀疑自己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时,在她脑海里闪现:“在人生的某个时刻,我们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掌控。觉得命运主宰了我们的人生,这其实是世界上最大的谎言,永远不要放弃追寻你的梦想。”这句话总能让她找到对抗困难的勇气,“我知道我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曾经我也觉得读书就是要提升自己,所以一定要读那种有意义的书,不然就是浪费时间,但是一味带着这样的功利心去读书反而会失去阅读的乐趣。”回忆起自己读过的《长安的荔枝》,李文雨坦言已经记不太清书里的结局,但有一句话她印象很深刻:“哪怕失败,也要知道距离终点有多远。”

  书中的故事让李文雨联想到现实中的自己,“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我们都有一些必须要面对的困难,与其抱怨和内耗,不如认真思考解决方法,说不定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此次受访大学生中,有近三成关注心理学领域的书籍。读《被讨厌的勇气》时,李芃坤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情绪特别低落。“这本书属于积极心理学的范畴,内容形式比较像对话一样的心理治疗。在阅读的时候,我想象自己和哲人进行交流对话,很有沉浸感。”作者岸见一郎在书中深入讨论了人际交往的痛点与人生在世的意义,这使他感触颇深,糟糕的情绪有了很大程度的调整:“我慢慢去理解作者平和的心境,不知不觉之间自己的想法可能会有一些转变,能以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自己之前那些困扰。”

  李新祥对此表示肯定,在他看来,大学生在校期间受到学业、就业的压力,容易抱有功利心阅读。他希望大学生“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持续用力”,多思考、多参悟,回归阅读本身的价值。

数字化阅读方式融入生活,受访大学生期待更好的阅读体验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53.8%的受访者喜欢阅读纸质书,41.8%的受访者偏好电子书,4.3%的受访者喜欢有声书。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张策独有一套。“在读偏文学性的书时,我更喜欢纸质书,比如之前看《尘埃落定》,纸张的翻动会让我更有阅读的感觉;在读故事情节比较生动的书时,我就习惯看电子书,比如武侠小说。”

  作为一名典型的“互联网原住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于子然偏爱有声书。“因为可以干别的事的同时,播放着有声书作为一种陪伴。”在她看来,对于纯文字而言,有声书更有画面感和吸引力。

  环球时报研究院参与发布的《Z世代数字阅读报告》显示,听书成为年轻人解锁阅读的另一种方式,2023年“Z世代”日均听书时长达115分钟,上海、成都、广州、重庆、深圳则跻身“Z世代”最爱听书城市TOP5。

  李文雨注意到,网络上还出现了书籍和视频相结合的新形式,“有很多做阅读内容的博主,他们会简单介绍书的内容,并分享自身的阅读见解。在刷视频的时候看到这样的内容,说不定会让大学生产生兴趣,而去开启一本书的阅读”。

  喜欢超现实题材的于子然,正是在一家网站上看到短视频对李碧华系列短篇小说的精彩讲解演绎后,对其产生了阅读兴趣。视频里的博主妆容精致、语调生动,将李碧华作品里的诡谲奇情描述得淋漓尽致。于是,她入手了一整套李碧华的作品。

  无论读纸质书、看视频讲书还是听有声书,“网络给读书博主带来了‘成长温床’,也让大家的阅读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于子然说。

  不仅如此,当数字化阅读成为主要增长点,大学生也拥有了更多元灵活的读书场景选择。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当天,刘琴来到北京前门“温暖的BaoBao·青年书店”,参加由中国作家协会联创部、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全国青联秘书处、中国青年报社等联合举办的“字里行间的旅程:阅读如何塑造我们”主题活动。

  首次前往“温暖的BaoBao·青年书店”时,刘琴迷失在北京羊肠般的小胡同里;但在一众灰砖房中间,一间屋顶垂下绿植、门前种着鲜花的屋子吸引了她。她走近一看,那里就是“温暖的BaoBao·青年书店”,“有一种青年的气息”。刘琴喜欢待在图书馆或书店里。“和图书馆、书店的环境气场契合”,是她对自己的评价。“在这些环境里,我就觉得轻松愉快。”

  中青校媒的调查结果显示,84.7%的受访者会去实体书店,63.4%的受访者愿意选择图书馆、书店等地阅读。李新祥表示,阅读具有公共性,如何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让书找到人,还需要政策推行一系列可行的办法。他希望有更多实体书店,以“书店+”的模式,让人停留的地方能见到一定体量的书,“尤其是大学生聚集的地方”。

  此外,调查显示,51.9%的受访大学生期待书展或签售活动、50.3%期待读书游园会、42.8%期待旧书市集或换书大集等公共阅读活动。曾经参与过读书沙龙活动的李芃坤,很期待能有更多公共阅读活动在全社会蓬勃发展。“这样能够形成一股‘读书热’,通过群体性的读书活动让大家积极拥抱这个世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俞希 毕若旭 实习生 王颖菡 孔令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