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8 06:26:25 来源: sp20250108
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日前更新的信息显示,工信部高新技术司设置了“未来产业处”,这是国家部委首次为未来产业专门设置的业务主管机构,此举意味着未来产业已进入国家产业布局规划。未来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这一产业的特点表现为技术密集、价值高端、前景广阔,在孕育生成的过程中应抓住关键,在集聚高端要素、优化市场环境、培育产业生态等方面持续发力。
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是未来产业的“金种子”。产业的前端是产品,产品的前端是技术,“技术—产品—产业”是一条通行的产业化路线。基础研究是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源头,也是科技创新的种子。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就得靠加强基础研究,对于发展未来产业尤其如此。当前,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的特点越发明显,应特别重视原创性、颠覆性的底层技术。
创造丰富的应用场景是关键。我国人口众多、区域广阔、产业完备,这都是大国所独有的,为形成应用场景优势奠定了基础。场景应用是技术落地转化的必经途径。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迫切需要加快建设科技成果的孵化转化和应用设施,包括概念验证中心、小试中试平台、应用场景基地等。
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是产业的内在要求。未来产业不能是高耗能高排放的,应是生态友好的。在能源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的背景下,未来产业要为解决这一全球问题提供新的答案,发挥主力军作用。
体制机制创新是重要保障。未来产业代表着新质生产力,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应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统筹。创新重大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模式,坚持以贡献为核心的科技评价激励导向,采取“里程碑式”管理方式,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助力更多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人才和企业是基础支撑。随着新质生产力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对拔尖创新、复合型创新人才需求越来越多。通过追踪科技和产业发展新趋势,以及对“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的人才队伍、战略科学家以及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养,可以培育出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集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创新主体,成为全球未来产业发展的引领者。
综上所述,应多举措施策,科学布局发展未来产业。一方面,需要市场机制调节、企业等微观主体不断创新;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部门提前规划引导、科学政策支持,以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共同培育和驱动形成未来产业“主干道”。政府应重点支持周期长、风险高、难度大、应用场景相对较窄但却是关键的战略性项目,一体化布局开放式创新平台、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产业投资基金和应用场景示范。要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鼓励和引导形成产业私募基金、风险投资等市场主导的新型金融产品体系。
需要创新发展,但不能搞重复建设。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聚焦具备比较优势的科技领域,部署更多研究资源,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巩固和强化领先优势。在国家层面,要围绕“链”“圈”“群”做文章,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打造创新生态圈,形成未来产业集群。鼓励各地结合自身优势自主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和路径,在科教资源优势突出、产业基础雄厚的地区,建立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布局一批国家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
此外,还要深入理解未来和传统的关系,注重未来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创新,注重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责编:王震、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