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当中观大势 外贸大省广东如何“以新促进”?

发布时间:2025-01-08 03:26:33 来源: sp20250108

  1月18日,广东湛江东海岛,中国首例重化工行业外商独资项目——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首批装置宣告竣工。这也标志着这一总投资达百亿欧元的外资重大项目在广东迈进坚实一步,对广东外资外贸而言,则更具标志性意义。

  就在不久前,广东也公布了去年全省外贸数据:进出口实现增长0.3%,并以总值8.3万亿人民币继续位居全国第一。

  看似寻常最奇崛。对于已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外贸第一大省”的广东而言,以往的高增速,让“0.3%”的增幅看起来并不突出。不过,放在外需走弱、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的国际贸易环境大坐标中,广东外贸能稳住阵脚却殊为不易。

  历数过去一年广东每一季度的外贸数据,或许更有“成如容易却艰辛”的体会:即使到了2023年第三季度,广东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仍然微降0.1%,最终在全年收官之时实现“逆势上涨”难度更可见一斑。结合广东庞大的外贸体量,我们才更能读懂这条持续上扬的曲线背后的曲折。

  2023年的外贸“大数”已尘埃落定。在更细致、复杂的经济数据中,我们能从“小数”里读出哪些趋势与新意?

  13万家 民营经济如何支撑“稳的局势”

  “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在广东的外贸大格局中,挑大梁者,则必有民营经济。

  与去年全省外贸数据同时公布的,还有2023年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数据:去年,广东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数量首次突破13万家,同比增加9.4%。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这当中,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超过八成。

  而另一组数据则更能体现民营企业在广东进出口大局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民营企业进出口达5.04万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60.7%,提升了3.3个百分点。“稳”中更有“进”,为实现总体数据正增长作出了扎实的贡献。

  从率先出海抢订单、到“新三样”拉动出口新业态,再到跨境电商率先在大湾区蓬勃发展……在过去一年中,在事关广东外贸发展的关键节点中,无一没有民营企业的身影。

  而广东,则在去年年初就开始接连出台促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措施。最新数据显示,广东经营主体数已经超过1800万户,外资企业总量、民营经济主体总量均居全国第一。政府“撑”民企发展,民企则“撑”住了广东外贸的“基本盘”。

  民营企业数量快速增加,更关键的作用在于推动贸易结构跟随国际市场所需进行灵活调整和优化:过去一年,广东以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电动载人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合计增长高达33.7%——这说明外贸体量庞大的广东虽然“船大”,却能灵活“掉头”。背后的动力,正是数量同样庞大的民营企业创新实力迸发注入的新动能,同样也为广东外贸市场引来“活水”。

  1% 新兴市场如何带来“信心市场”

  新年伊始,一列满载化工品的海铁联运班列于5日从宜昌东站开出,3天后抵达广州南沙港,通过南沙港海运出口至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泰国林查班港。大湾区再次牵起共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与我国中部经济区新的“姻缘”。

  站在港口看出口,货如轮转,班列穿梭不断,国际航线密织,一派繁忙。放眼过去一年,广东仅开行的国际货运班列1258列,同比增长约30%;开行列数首次突破千列大关。

  2023年,广东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04万亿元,同比增长1%。

  1%,毫无疑问是个“小数”,单纯从增长速度上看,这样的数据更只能称得上“中规中矩”。不过,孤立地观察数据往往容易忽视其背后释放的积极信号:过去一年,广东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值占进出口总值已经达36.6%。其中,对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则达到了分别增长7.5%和3.9%。因此,1%看似只是数据增长量上的一小步,却有着“积跬步,致千里”积极意义:过去十年,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量最大、双向投资最多的省份,并且仍在持续增长,新兴市场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溢出效应”愈发增强。

  这在被誉为“中国外贸风向标”的134届广交会上,能够得到更加清晰的印证:在本届展会上,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采购商到会人数占比从50.4%提升到58.1%;进口展累计吸引了70个共建国家2800多家企业参展,占比超过六成。涌动的人流、踊跃的展商、热切的交谈.....无一不在折射着新兴市场对中国市场机遇的期待与信心。

  锚定发展新兴市场,广东人一样敢为人先,以快制胜:广东省内海关在全国率先开展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试点,创新打造全球中心仓支持出口货物多模式拼箱出境;全面实施“铁路快速通关”……货畅其流,越来越多“新兴市场”积极转化为“信心市场”。

  13.3% 见微知著里看“新的趋势”

  “小数”中不仅“藏”着值得分析研判广东外贸形势的“密码”,更释放着广东外贸大局的新信号。

  在当天公布的众多数据中,有一组数据颇为亮眼:2023年广东出口农产品1309.1亿元,增长13.3%,占同期全国农产品出口总值的18.8%——农产品出口,俨然成为广东外贸过去一年的新亮点。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副主任温珍才在新闻发布会上,甚至用“强劲”二字描述过去一年广东农产品出口情况。

  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广东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荔枝种植园考察,指出:“荔枝产业要发展,不解决保鲜问题不行。”总书记对当地负责同志说,“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过去一年,广东全力攻关荔枝保鲜技术,在储藏、运输等领域致力于让岭南佳果飘香海外。更从源头出发,育成“井岗红糯”等质优、耐储运的优良荔枝品种,果皮鲜红、味道清甜,更耐贮藏的“井岗红糯”成为去年最宜出口的荔枝品种,足迹新加坡、加拿大、荷兰、英国。由每一颗荔枝、荔枝背后每一位荔农,都在耕耘中扎扎实实为广东外贸作出了沉甸甸的贡献。

  “我们要继续在农产品深加工、在补链延链上做‘大文章’。”广东省农业厅厅长刘棕会认为,从小小荔枝出发,广东农业正吹起一股“工业风”——立足双循环发展格局,广东除了依托深化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还依靠广东工业优势,广东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广东农产品产业链越来越长,网红产品“上新”速度越来越快。

  从徐闻菠萝到广东荔枝,从金鲳鱼“岭南冬捕”到特色辣椒品种走红,顺利打开海外新市场。今年,广东特色农产品相继在海外“出圈”的同时,更随着跨境电商、大宗贸易的畅旺顺利实现了“出海”。

  在危机中育新局,在“小数”中观“大势”。展望今年,外贸大省广东面对的外部环境依然风高浪急。但我们依然能从一组组新数据中挖掘正在孕育的新动能。滴水藏海虽小,却能汇聚成奔流向前的动力。沧海横流间,唯新者进,面向澎湃南海,广东奋楫不息!(总台记者 郭翔宇 林丽丽)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