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潮】让博物馆与周边文化产业更好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5-01-08 05:09:43 来源: sp20250108

  近日,中国电影博物馆迎来了本年度第100万名观众,现在这里已经成了网红“遛娃胜地”。中国电影博物馆的情况并非孤例,越来越多的人将博物馆设定为旅游目的地。国家文物局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29日至10月6日的“双节”期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总量达6600万人次,其中一级博物馆接待观众量约1000万人次。

  目前,我国现存博物馆超过6500家,其中九成以上是免费开放。正因如此,谈及博物馆与产业经济之间的关系,很多人会有误区,认为既然绝大部分博物馆是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很难带来正向的经济效益,即便有收益,往往也只是馆内餐饮、纪念品店、房屋出租以及特殊展览售票等,总量有限。

  事实上,这样的想法是偏颇的,要知道,博物馆相关企业正在不断增加。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博物馆相关企业3.9万余家,其中有200余家博物馆的北京市,相关企业多达6000余家。

  “吸客”能力强的博物馆,往往会成为其所处区域的游客集中地,有效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带动周边包括餐饮、住宿、交通、购物、演艺等一系列衍生产业振兴。而博物馆的藏品,也可以为当地文创产业提供一定的资源。换言之,看似免费的博物馆,实则可以为当地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但在实际操作中,并非所有的博物馆都能产生如此效益。博物馆可以与周边文化产业业态和相应园区有效融合,优势互补,形成“博物馆+旅游”的发展态势。而在融合过程中,既要用好智能化、数字化和可视化技术,用好文化产业的智慧化元素,也要运用好特色展品等博物馆核心资源,可以将其数字化、虚拟化、文创化,发挥出更大作用。

  周边文化产业业态也可以通过交互式、沉浸式、体验式的文化产品,满足消费者社交、娱乐等多种需求,与博物馆形成联动,共促多元化发展,拓展旅游空间,丰富当地旅游消费形式。

  当然,博物馆的实际权限,往往局限在“围墙之内”,对于周边文化产业业态的影响力有限。对此,地方有关方面有必要完善“博物馆+旅游”的发展思路,合理规划园区,优化产业布局,并加强相应配套设施的建设,最终促进当地文旅产业的整体发展。

  《工人日报》(2023年10月24日 07版) 【编辑:刘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