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零起点”入学之困:幼小衔接正确“打开方式”在哪

发布时间:2024-12-27 11:08:04 来源: sp20241227

  2022年9月,女儿上幼儿园大班前,80后家长许星(化名)面临着几乎所有“准小学生”家长必经的艰难选择:要不要让孩子上幼小衔接班?

  这位北京妈妈打听了几家幼小衔接机构,发现大致有3种上课模式:或从幼儿园“退学”直接上“全日制”的幼小衔接班,或每天幼儿园放学后上课,或周末上课。

  许星的好友给孩子报了一家周末上课的幼小衔接机构。许星听说,为了利用周末赶完全年的课程,孩子周末两天都排得满满当当,从早学到晚。这样的学习强度让许星犹豫了。

  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中提出,“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违规进行培训”“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小学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坚持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

  这一《指导意见》出台将近3年,但在实践中,一些教师和家长仍面临转型期的困惑。

  家长的焦虑:“零起点”入学太难

  在专业的定义中,“幼小衔接”涵盖诸多方面:帮孩子了解小学生活,做好上小学的心理准备;培养规律作息、自理能力,做好生活准备;鼓励孩子结交新朋友,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做好社会准备;做好学习准备。

  为了做好幼小衔接,从2021年开始,与其相关的政策和配套文件接连出台:

  2021年3月出台的《指导意见》要求“一年级减缓教学进度”,还明确规定了“小学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重点实施入学适应教育”;

  随后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也明确规定:“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

  2021年8月底,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

  可是,不少学者调研发现,“幼小衔接”阶段的家长普遍存在焦虑情绪:担心别的孩子都提前学了,老师讲课会很快;担心孩子跟不上进度,会产生自卑心理、厌学情绪。

  对很多家长来说,很难真正做到让孩子“零起点”入学。

  许星作出不给女儿报幼小衔接班的决定很不容易:北京的孩子普遍“抢跑”。许星的女儿在海淀区上幼儿园时,是班里唯一一个没报课外班的孩子。每天放学后,女儿很难找到玩伴。班里有的孩子上辅导班、有的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许星听说,有个小男孩格外“卷”,常常学到夜里11点多。

  但她也不打算让孩子“零起点入学”:“怎么可能一个字都不认识就去上一年级呢?”市面上一些流行的幼小衔接书籍,她悉数带着孩子学了一遍,还顺便教了英语自然拼读。

  许星做好了开学后陪着孩子追教学进度的心理准备。“进度确实快,一天学一课,不提前学就得课后下功夫。”学校的确不布置书面作业,但为了保证女儿跟上教师的进度,许星便自己给孩子布置一些作业、周末陪孩子练字描红。

  家长刘楠(化名)也经历过类似的纠结。2022年,孩子在重庆市某幼儿园上大班时,教师提醒她,幼儿园里不能教拼音、算数,但家长要自己带孩子学,不然小学跟不上。

  刘楠拒绝了老师的建议。她做过小学语文教师,“小学就那么点儿内容,没必要花那么多时间提前学”。

  但刘楠也不愿让孩子“裸奔”入学,她晚上读绘本时会顺便教孩子识字。在2023年9月孩子上小学前,大约上了10个小时的写字课。令她放心的是,孩子喜欢画画,控笔能力还可以。

  2021年上半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教授洪秀敏带领团队在东部、中部、西部共选了5个省份,面向幼小衔接中的儿童、家庭、教师、幼儿园、小学、行政管理部门等7大主体做了覆盖5万余人的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幼儿园家长过度关注孩子学习成绩,存在教育“抢跑”行为,如近7成的家长减少儿童的游戏时间以增加学习时间,近8成的家长在家教儿童拼音、算数。

  在社交媒体上,作为“过来人”的家长留下许多“忠告”帖:一定不能让孩子“裸奔”上小学,一定要提前学。不少家长描述的“血泪史”依然集中在学习任务上:一点简单的作业,孩子会写到晚上10点、11点;孩子听写、作业出错多,家长不停地在家长群里被老师点名批评或私信批评,压力很大……

  老师的迷茫:“起点”参差不齐

  面对“零起点”教学要求,不少一年级教师也有些迷茫。

  一项针对北京市小学一年级任课教师的调研发现,教师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是:班里的孩子“起点”参差不齐,如何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差异”展开教学?

  林芬(化名)有20多年教龄,在贵州某县城小学教语文。她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如今,小学课程丰富,语文、数学等传统“主科”课时量相对减少。林芬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县城小学每周只有5节语文课,有时一天就要学1节新课。而在她的班里,大部分孩子几乎“零基础”入学,学得有些吃力。

  在普通人的观念里,幼小衔接依然意味着“提前学”。在社交媒体平台搜索“幼小衔接”,绝大部分内容都是“算术每日一练”“陪着孩子刷拼音”“幼小衔接学什么”等。即便纸质出版物也未能免俗。

  市面上幼小衔接机构良莠不齐,很多老师不够专业,有些知识甚至教错了。林芬说,孩子学到错误知识后很难纠正过来,“还不如不学”。她上课时还发现,提前学过的孩子上课很容易走神,“他学‘油’了,觉得自己会了,上课就不认真听”。

  孩子们的行为习惯更让一些一年级教师头疼。

  温州大学学前教学系主任李娟做学前教育研究已有20余年。她开会时常听小学教师“吐槽”:上小学后,学生在校吃午饭,有的孩子吃饭要吃1个多小时,而且饭菜掉得满地狼藉。还有丢校服的、丢课本的、丢本子的……小学一年级教师总能捡到一堆东西,但每个孩子都摇头说不是自己的。

  让不少教师头疼的,还有考试“指挥棒”。

  2021年秋季新学期后,教育部明确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可是林芬所在的小学一二年级依然要举行考试。林芬说,当地学校使用买来的试卷,而这套试卷难度偏大。她记得,在“白毛浮绿水”这句诗里,教材要求会写结构较为简单的“白”字,但试题要求学生写“绿”字——这超出了教材的要求。有的试题难度太大,林芬班里的孩子甚至“全军覆没”。

  有位资深教育界人士分析:考分低,既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直接影响教师的绩效、评优资格;而在考核压力之下,教师不得不将学业成绩作为主要目标,更难顾及“入学适应期”。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正高级教师俞文博士的“儿童成长取向下家园校幼小衔接教育冲突与协调研究”为教育部2022年度重点课题。近两年她在小学做调研时发现:“新课标对小学如何帮助儿童从幼儿园平稳过渡到小学提出了专门要求,首次明确了小学要将儿童入学适应纳入一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并从课程安排、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作一体化设置。尤其在课程设计上,注重活动化、游戏化和生活化。”

  她发现,新课标实施过程中,一线教师仍遇到了一些困惑。比如,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有8个单元,而不少一线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量大、教学任务饱和,难以有效落实新生的入学适应教育。

  浙江省某乡镇小学教师肖克(化名)告诉记者,工作日的白天他几乎没有空闲时间——班里的孩子“两极分化”,有的孩子提前学了很多,而有些学生家长“躺平”,他要抓紧课间、活动等时间帮基础差的孩子补课。

  洪秀敏的团队在调研中,也特别强调教师的幼小衔接胜任力。“过去,在教师入职之前的培养和入职之后的培训中,其实都没有专门针对幼小衔接、小学零起点教学、幼儿园入学准备的内容。”

  洪秀敏认为:“各方都反映‘难’,这跟过去的惯性有关,大家正在扭转观念。跟过去追求知识数量和进度相比,现在更注重培养行为习惯和学习品质,目前实践中已有了不少积极的变化。”

  孩子的需求:如何适应“幼小衔接”

  近几年李娟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契机,对幼小衔接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她请100多名入学两个月的小学新生画画,让孩子们用画面分别表现出幼儿园生活和小学生活。画面左边是幼儿园,内容很丰富,有户外游戏、有唱歌跳舞、也有搭积木等场景。画面上,老师和孩子都面带微笑,还有孩子画上了彩虹。画面右边的小学生活,孩子画得大同小异:在教室内,老师指着黑板讲课。有的孩子画上乌云、下雨,画面表达的情绪较为低沉。

  当孩子进入小学,面临的环境和师生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大多数幼儿园里,挂满了孩子和教师的手工作品、照片,到处都色彩缤纷。对于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小学的环境有点“硬”,不算温馨。

  在幼儿园,两名幼师和一名保育员几乎一直陪在孩子身边,孩子也习惯了跟老师亲密相处。但小学老师上完课就回到自己办公室,“孩子找不到老师”。

  此外,一项以儿童视角剖析“幼小衔接”的研究发现,面对上小学这一变化,“学习”只在孩子的顾虑里占据很小一部分,他们更担心小学的新老师会很严厉、担心没有新朋友、担心到了新学校找不到厕所。孩子对于上小学的学习焦虑主要来源于家长。

  李娟的实证研究也验证了这一点。

  2021年四五月,李娟对800多名家长发放了问卷,了解家长焦虑与孩子焦虑之间的关系,她发现,与幼儿园的孩子相比,小学生的焦虑感骤增,而且跟其家长的焦虑程度显著相关。

  更让李娟担忧的是,学历层次低的家长,教育焦虑更为严重,但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学校、幼儿园教师沟通,陪伴质量更是有待提高。

  许星也见过许多家长的焦虑和摇摆不定:“今天想,‘要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明天看到别人家孩子那么厉害,‘不行不行,还是得学’。”许星比较坦然:“‘卷’起来是没有尽头的。这个孩子认识300字,那个孩子认识800字。设定一个目标,让孩子只跟自己比就可以了。”

  俞文认为,每个孩子的成长节奏都不一样。“目前在幼小衔接阶段,许多家长一味追求速度、效率,误将‘与同龄人比’作为尺子,又偏执地期待孩子一学就会,而且还要比同伴学得更好,反之,就妄下结论‘孩子很难适应小学’。”

  她恳切地表示:“当家长放下这些执念,真正关注孩子在幼小衔接阶段的需要、跟随孩子自身的节奏,结果真的会大有不同。”

  “抢跑”的后果:遭遇“三年级拐点”

  李娟的大女儿上小学前没提前学过小学的知识,开学后,书写、心算速度等都跟不上。

  但李娟不认为孩子是“裸奔”入学,“我们更关注孩子的自理能力、交朋友等方面”。

  一二年级时,女儿学得有些吃力,李娟经常收到孩子班主任的私信鼓励。但李娟明显感觉到,到了三年级时,女儿学习轻松了许多,她给女儿辅导作业也不那么费力了。

  大女儿上三年级时,有一次,班里几个成绩不太好的孩子被请家长了。听说了那几个孩子的名字后,李娟问女儿:“他们上一二年级时不是学得特别好、经常受表扬吗?”

  女儿告诉她,这些同学上课不听讲。

  李娟恍然大悟。学界的实证研究早已证明,学习习惯不好的孩子,上三四年级时成绩会下降,这就是著名的“三年级拐点”。而提前学过的孩子,习惯了上课时不认真听课,到了三四年级成绩就开始下降,“完全印证了这一研究”。

  但在“零起点”儿童迎来“曙光”之前,格外考验家长的定力。

  多年前,俞文的儿子刚上小学时,她也经历了“战战兢兢”的最初两个月。记得有一次,儿子放学后,拿着只有七十几分的心算试卷,垂头丧气地回到家。见此情景,俞文的丈夫拿过试卷,与孩子一起分析,宽慰说:“你看,这一题对了!这道题也对了!”这时,俞文温和地与孩子商量:“能不能周末把这些做错的题目再练习一下?”孩子猛点头,周末主动要求做错题训练。

  俞文认为:“这件事充分说明,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优秀,我们要相信孩子对上小学的正面期待,而不是一遇到挫折就怀疑孩子的各方面能力。”

  正确“打开方式”:家园校协同努力

  2021年,《指导意见》颁布后,在网上引起热烈讨论。李娟认为,“这个政策非常好,有一些很落地的内容。”她对评论区的跟帖作了内容分析,这篇发表在《学前教育研究》杂志的论文指出:大众不太了解政策内容,依然对于幼小衔接充满焦虑。

  作为专业的学前教育研究者,李娟经常受邀参加囊括了幼小衔接各个相关方的会议。会上免不了互相指责:“因为小学教得快,我们幼儿园才提前学”“因为幼儿园提前学了,所以我们才教得快”。

  她说:“这些指责像线团一样理不清。”

  在参与一次次幼小联合教研、开会讨论的过程中,李娟感觉到:“幼小衔接这个问题很复杂,说不清谁是因、谁是果,而政府可能是这个问题的突破口。”

  《指导意见》出台后,部分省、地级市也出台了本地化的政策,李娟统计发现,一共有40多份地方文件。令她欣喜的是,在各省的做法中,很注重“生态系统性”。“以前是幼儿园单方面向小学靠拢,现在小学也动起来了。”

  分析了40多份地方政策文件后,李娟发现,一半以上的文件都提到了“权威治理”,但只有少部分文件提供了能力建设的指导。她认为,政府要更加注意发挥指导的功能,“比如,如何建构入学适应课程、如何抓联合教研的点”。

  李娟认为,目前还应在两个方面努力:一年级上册教材进一步完善,删减内容、降低难度;此外,根据现有课程来建构“入学适应性课程”,把适应性课程的内容融入已有的教材中。

  在浙江省温州市,各地区教育局的一把手亲自担任幼小衔接工作组组长,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则带动师训员(负责培训教师)和教研员(负责教学研究工作)都参与到幼小衔接中。这一指导中心的主任陈苗担任过一线教师、园长,也当过教研员,经验丰富,更为了解一线教师的需求。

  《指导意见》还提到,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要“联合教研”。

  洪秀敏认为,两个学段教师有必要成立双向衔接培训,集中定期“会诊”,“比如9月,幼儿园教师到小学一年级课堂看一看课堂表现,才更知道在大班应该做什么准备。五六月,小学教师到幼儿园观察,才能真正意识到孩子的发展状况和可能面临的身心挑战。”

  李娟说,在温州市,政府每年召开幼小衔接推进会,幼儿园、小学、高校学者、教育行政等各方一同参会。

  她参加联合教研的现场推进会时,常听到小学老师抱怨:一年级新生专注度不高,不懂得倾听。

  在一次“测量‘青蛙跳’能跳多远”的联合教研中,小学教师发现,原来,孩子亲自动手时,都表现得很感兴趣、很专注。而在传统的小学教学中,大都是教师的“独角戏”,情境性、操作性、游戏性都不够,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涣散。

  在联合教研活动中,小学教师补上了对孩子的理解。有的小学教师也向幼儿园教师学习,用转盘、贴画等能动手操作的方式来吸引孩子学习较为枯燥的拼音。

  在温州,还有些距离较近的幼儿园、小学结成“手拉手学校”,“一半以上的孩子从这所幼儿园升到这所小学”,他们互动更为频繁。

  李娟感觉到,“老师其实有内在的动力去做(幼小衔接)这件事”。“幼儿园教师很开心,因为过去都是幼儿园单向地‘贴’小学”;当地考核小学工作时,“幼小衔接”也作为一项重要考核内容。

  李娟看到,有的小学开始主动用孩子习惯的方式布置环境:教室里挂上孩子参加活动的照片,教室外的走廊里布置一小片舒适的区域,放上软座、书,孩子课间可以坐着看书。

  有的教师开始尝试改革教学方式。李娟告诉记者,温州市永嘉县一位资深语文教研员带着小学语文教师做了一项改革。刚进入一年级的孩子识字不多,喜欢读图,这位教师便围绕小学课本中的“我是中国人”等主题,给孩子选了一些绘本。音乐课、美术课也围绕同一主题(自我介绍)进行,比如唱名字歌、制作自己的名片等——这种教学方式恰恰与幼儿园常用的主题式活动相似。

  李娟认为:“要是教师上课慢下来,家长口口相传‘不提前学也能跟上’,教育生态就会慢慢改变。”

  在洪秀敏看来:“幼儿园和小学教师有比较科学的幼小衔接观念,应该共同努力,帮助家长转变观念,让他们放心:即便不在外边报班、不给孩子加压,孩子也能够适应得很好、成长得很好。”

  洪秀敏表示,一年级上学期或开学之初,特别是前两个月,应该对教师的教学进度不进行统一要求,而要注重引导教师更关注新生的入学适应问题,让孩子喜欢、适应小学,熟悉同学,锻炼生活自理能力。“教师都是跟着评价指标走的,用考核来牵引,牵一发而动全身。”

  她表示:“教育的各个环节都在改,基础教育的新课标、中考在改,高考一直在改革。这个‘指挥棒’的各个环节都更加注重素质教育,更注重孩子探索知识的能力,不再追求知识掌握的速度、掌握得多少,而是让孩子对探索未知感兴趣、并愿意持续为之努力。这需要家庭、幼儿园、学校的协同努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雅娟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