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1 05:26:08 来源: sp20241231
中新网 上海10月8日电(记者 陈静)健康是老年人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天气渐渐凉下来,冬令进补又提上老年人的生活日程。冬令应该如何进补?挑选人参有讲究吗?不同的食药物质搭配会产生不良反应吗?
8日,在“趣玩学长”科普敬老周活动上,上海市中医文献馆的专家们带来诸多中医药知识,帮助老年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中医专家们为民众带来诸多中医药知识。(张晶滢摄)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中医专家石云表示,冬令进补是中国优秀传统养生文化,需要根据自身体质状态,选择合适的食物或滋补品。石云指出,对自身体质状态不清楚的,可以到家庭医生处咨询。
提到进补,人们会想到人参,那么市场上常见的野山参和园参有什么不同?对此,石云直言,野山参和园参都是人参,只不过生长方式不同,前者自然生长年份较久,生长缓慢,至少15年—18年才能采收,价格较高;后者栽培生长,4到6年即可采收,价格较亲民。这位专家坦言,两者功效相同,只不过在某些标记物含量有差异。民众选购时,可以根据体质状态和经济情况,合理选购。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冬令除了人参以外,还有很多“食药物质”作为补益品选择,比如,枸杞子、黄精、黑芝麻、莲子、莱菔子。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副馆长、副书记,国家注册营养师高围溦接受采访时介绍,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历来有“药食同源”的观念。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食药物质的定义是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前公布的106种物质,不存在传统中药的“十八反”“十九畏”问题。不同的食物一起烹调时,性状可能会发生改变,但不会产生毒性。
不过,按照中药材的性味归经等属性,会存在一些食药物质的配伍应用问题。高围溦建议民众,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体健康需要来准确选择,不同应用目的采用不同配伍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高围溦介绍,食药物质有的可以直接吃,比如:桑葚、乌梅、山楂、蜂蜜;有的是香辛料,比如八角茴香、小茴香;有的是炖汤伴侣,比如:党参、当归;有的可作茶饮,比如:胖大海、菊花、枸杞、红枣;有的物质可以煮粥,比如:山药、薏米仁、莱菔子;还有一些可以入菜,如白果、莲子、鱼腥草、蒲公英等等。这位专家指出,不同食药物质的健康功效是有差别的,如何正确使用这些食药物质,还需要民众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中医养生知识,这样在生活中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确有实效。
10月是全国敬老月。2024年度上海敬老月以“乐享乐龄,构建老年友好人民城市”为主题。10月8日至10月13日,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开展的“趣玩学长”科普敬老周活动,也是全国科普日活动之一。活动围绕“知无涯·余热生辉”主题,聚焦老年科学教育,展现“活到老学到老”的无限可能。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贾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发挥中医药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积极开展为老中医药健康服务。据悉,当日活动以“联动、鼓动、推动”的多维度行动,集结全社会力量推进老年人的科学养老。主办方期望:汇聚自然科普联盟力量、吸引跨界资源合作、服务学校及社区等方式联动全社会各方力量,将老年科普做强做实。
据悉,在老龄化时代背景下,“趣玩学长”科普敬老周鼓励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各年龄层人群投入到科学养老的行动中来,以“有备于老”;推动老年终身教育体系发展,以科学教育满足老年朋友的“求知、审美、自我实现”的需求,从而增进老年福祉,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完)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