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发挥重要作用”

发布时间:2025-01-10 19:39:19 来源: sp20250110

  埃及国际展览中心外,参观者络绎不绝。

  书展上,中国图书吸引不少当地读者驻足。   以上图片均为本报记者黄培昭摄

  1月25日至2月6日,第五十五届开罗国际书展在埃及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本届书展以“我们创造知识,我们保护世界”为主题,吸引了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家出版机构参展。中国出版机构及外方合作伙伴展示了一系列反映当代中国和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的优秀图书,举办重点图书宣介、版权洽谈等活动,满足埃及及其他阿拉伯国家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愿望。

  长期致力于推介中国优秀图书的埃及希克迈特文化产业集团,携1000余种由中文译成阿拉伯文的译著参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阿拉伯文版,摆放在展台最醒目的位置。该集团总裁艾哈迈德·赛义德对记者说:“我们在网站上公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阿拉伯文版将在开罗国际书展上与读者见面的消息后,不少国家和地区的读者留言希望购买这一著作。”赛义德表示,随着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国家读者希望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寻找中国发展成功的密码,这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中国图书在阿拉伯国家备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不少参展读者对记者表示,通过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真实的中国,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的发展道路,学习借鉴中国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同时可以更好地同中国开展合作。来自沙特阿拉伯的大学教师哈立德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著作的忠实读者。他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多边主义等理念令人印象深刻,很有启发意义。系列著作为世界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中国提供了宝贵窗口,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发挥重要作用。”

  书展上,《中国发展道路》《中国成功的经验》《中国故事》《中国文化大全》《发现中国》《中国的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以及介绍北京、四川等各地风土人情的图书也吸引众多读者驻足翻阅。琳琅满目的汉语教育类图书,可满足不同汉语水平读者的学习需求。很多准备学习中文的年轻人向展台工作人员详细咨询,以选取满意的汉语教程。

  《讲给孩子的故宫·探秘建筑》《蓝耳朵》等图书很受当地青少年喜爱,不少家长陪同孩子们一起选购、阅读。开罗市民泽娜白带着两个孩子翻阅了《世界遗产与国家公园——青海可可西里》一书。她对记者说:“孩子们通过阅读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激发了对中国历史地理文化的兴趣,都希望将来能去中国看一看。”

  书展期间还举办了近千场研讨会和文化交流活动。来自中国的作家代表应邀与读者举行分享会,畅谈他们对作品的见解、对文化传承与交流的感悟,不少读者热情参与互动。中国诗人赵丽宏以《诗经》为例介绍,这部中国最古老的文学作品至今依然鲜活,“只要生活还在继续,人们心中追求真善美,诗的魅力和生命力就不会终止”。赵丽宏认为,中国和埃及都是文明古国,这为两国加深人文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埃及著名汉学家、苏伊士运河大学教授拉杰布对记者表示,书籍在中国和阿拉伯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民众通过书籍更加深入了解对方的历史、哲学、艺术、文化等,增进相互理解,促进交流互鉴。“中国文学作品有诸多生动鲜活的人物和故事,阿拉伯国家的许多读者通过阅读了解中国文化,加深了对中国的感情。”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代表刘怡认为,中国和埃及的许多读者都能从对方的文学作品里找到共鸣,认识到各自先辈们筚路蓝缕、创造幸福生活的艰辛和对未来发展的努力探索。“图书是文化交流的媒介。我们精心遴选、精致布展,将最优秀的中国图书带给广大阿拉伯国家读者,让更多人通过图书了解真实的中国,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本报开罗2月6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07日 15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