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科研护健康(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发布时间:2025-01-05 06:48:25 来源: sp20250105

  百岁人生,70多年从医,他始终致力于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从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到如今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众多荣誉加身的他告诉青年学子:做人要有不断攀高的雄心,也要有一种正确对待荣誉和自我约束的要求与力量。

  他,就是著名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王振义。

  1924年出生在上海,1948年毕业于震旦大学医学系并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留任学校附属的广慈医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振义说,从第一天穿上白大褂起,他就真心喜欢上医生这个职业。从医70多年,这份爱始终不变。

  职业生涯早年,他曾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荣立二等功一次。在血友病等血液病领域,他为患者解决过大大小小的问题。但是,让他寝食不安、几十年不能放下的,是曾被称为“血癌”的白血病。

  王振义对白血病的研究从上世纪50年代就已开始。工作多次调动,无论在哪里、干什么,他都兢兢业业、刻苦勤奋。70年代中期,他回到上海瑞金医院内科,白血病的诊治和研究再次成为他的攻关目标。王振义创新性提出了让肿瘤细胞转化为良性细胞的临床治疗新策略,找到了“全反式维甲酸”。

  1986年,一个5岁的小女孩入住上海儿童医院,被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出血严重,极度虚弱。王振义顶着压力,提议给孩子口服自己研究了8年的诱导分化药物——全反式维甲酸。7天后,女孩症状明显好转。这个小女孩是世界上第一个口服全反式维甲酸成功痊愈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

  此后,他和团队一起研究提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方案,使得白血病患者5年生存率大大提高。他和团队又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找出疾病发病机理和药物作用的机制,使之成为全球公认的“上海方案”。国际肿瘤学界最高奖凯特林奖授奖时,将他称为“人类癌症治疗史上应用诱导分化疗法获得成功的第一人”。

  从医执教多年,王振义桃李满天下。他在瑞金医院血液科自创了一种特殊的教学查房方式——“开卷考试”:每周初由学生们提交临床上遇到的疑难病例形成“考卷”,在现场查房、讨论病例之外,他集中时间搜索全球最新文献资料,不断学习、思考、分析后给出“答卷”,并与学生们一起探讨交流,找出病情线索和治疗方案。

  “这是对我自己的‘开卷考试’,也给青年医生们一点帮助,激励他们不断学习。”王振义说。这样的“开卷考试”坚持了20年,根据他的“开卷考试”答案梳理而成的著作《瑞金医院血液科疑难病例讨论集》已经连出3集。

  王振义的家里挂着一幅题为《清贫的牡丹》的画。“牡丹,一般被认为象征荣华高贵。但我的这幅牡丹很恬淡、清雅。我想,做人也是如此,对事业要看得重,对名利要看得淡。”王振义这样解读这幅画。

  在王振义眼里,最大的快活有两件事:一是学习,“把不知道的事变成知道”;二是治好患者的病。在与医学生们对话时,王振义说:“人生的价值在于为人类做了什么事、作出怎样的贡献。医生是为人类健康事业作贡献的,捍卫生命是一种职责和义务。”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18日 04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