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8 07:50:40 来源: sp20250108
中新网 杭州10月7日电(张煜欢)“作为一名援疆干部,我将立足本职工作,为祖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守护各族群众生命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近日,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称浙大邵逸夫医院)援疆干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吴玲燕在接受采访时说。
吴玲燕在义诊中。浙大邵逸夫医院供图吴玲燕是浙江省天台县人,毕业于原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自1996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扎根在医疗卫生管理领域。
这名浙江女儿的援疆情,要从七年多前说起。2017年2月,吴玲燕被选派参加第九批台州市对口支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工作,开启了援疆生涯。
吴玲燕还记得,2017年5月,她第一次到尼亚孜家时,遇到语言沟通不畅、风俗习惯迵异等困难,双方都有交流沟通的苦恼。可几次往来后,吴玲燕就学会了一些简单常用的维吾尔语。每次要离开时,尼亚孜一家依依不舍送吴玲燕走时,问得最多的话就是“你下次什么时候再来?”
此心安处是吾乡。“在我家最困难的时候,是吴玲燕帮了我。”尼亚孜身体不好,吴玲燕总会买一些治疗哮喘和肺心病的药,给尼亚孜捎去;在一次组织医疗专家到当地义诊时,吴玲燕在人群中看见尼亚孜,得知老人近期腰腿痛复发,她邀请老人到医院就诊。次日,吴玲燕放下繁忙的工作陪尼亚孜就诊、做检查、买药,自掏腰包为老人支付医药费。分别时,尼亚孜偷偷地擦干两行泪水。
正是与当地患者之间深厚的情谊,让三年后的吴玲燕选择继续留下,参加浙江省第十批对口支援工作。这一待,又是三年。2023年4月,在第十批对口支援工作结束之际,吴玲燕入职浙大邵逸夫医院。
新的身份,不变的依然是内心流淌的援疆情。2023年5月,吴玲燕再次以浙大邵逸夫医院援疆干部身份,作为中组部浙大“组团式”医疗援疆第十一批第一期副领队“三进疆”,担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此次援疆,她进一步协调浙江多方资源,促进援疆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提质升级,续写着浙江儿女的山海情。
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卫生服务能力,加快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增强职工群众就医获得感,是吴玲燕给自己设立的援疆工作目标。在分管医共体工作期间,她积极调动浙江省及浙大附属医院等后方力量,推进“以市包院”帮扶工作,累计协助争取省市援疆资金近2500万元。
吴玲燕还借鉴浙江省和浙大邵逸夫医院精细化管理与数字化改革经验,全面优化就医流程,成立入院准备中心、进行智慧门诊改造、完善“一站式”服务、搭建远程会诊平台,大大改善民众就医体验。
如今,该院窗口排队人数减少60%,门诊患者满意度测评从88.6%提高到94.5%,患者术前等待时间自56小时缩短至34小时。
作为浙江省“组团式”医疗援疆专科联盟办公室副主任,吴玲燕还坚持带领援疆专家下基层、送服务,到阿克苏地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各团镇开展巡回义诊、学术交流、教学查房等共建共享活动。
除了本职工作,吴玲燕还深入调研了解当地民众的生活情况,解决百姓所需所盼。她募集了价值20多万元的缝纫设备,捐赠给托喀依乡纳格热哈纳村,用于发展当地的服装产业;募捐衣物2万余套、书籍1万余册;组织浙江爱心人士结对51名困难学生;扩大阿拉尔市广播节目覆盖范围;组织开展和合文化百场讲坛走进新疆活动……
援疆近8年时间,吴玲燕成为当地民众眼中热烈温暖的“石榴花”、可靠能干的“好姐妹”。她也深深体会到,“援疆干部首先要热爱新疆、融入群众,只有付出真心,才能真正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完)
【编辑:邵婉云】